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张建军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温州民间资本雄厚,融资历来活跃,民间借贷利率及规模变动已经成为反映东部沿海城市民间资金供需松紧的“晴雨表”和“风向标”。2011年以来,在“实业微利化”与“炒钱暴利化”效应的影响下,温州民间融资过度活跃,最终演变成民间信用危机,并造成重大影响。随着国家各项货币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持续推进的效果显现,民间融资近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当前温州民间融资的总体情况温州民间融资存续历史较长,并随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呈现一定的波动性。民间融资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助推作用,但其“双刃剑”的特点也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秩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民间融资与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等因素的关联度明显提高,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投资渠道的狭窄,导致社会资金对民间融资这一门槛较低且回报较高的投资方式较为青睐。去年以来,在“实业微利化”与“炒钱暴利化”效应的影响下,温州民间融资过度活跃,最终演变成民间信用危机,并造成重大影响。在民间信用危机后,温州民间融资呈现以下特征:一、参与热情明显下降。去年下半年以来,温州社会主体和融资中介参与民间融资的热情出现降温趋势。一是温州等地“跑路”、“跳楼”等事件的发生,对部分民间融资参与者造成较大的资金损失,也对社会信用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降低了各类主体参与民间融资的积极性。二是受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和不确定等因素影响,多数外向型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增加等困难,扩张的冲动得到遏制,资金需求有所收敛,与今年以来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态势基本保持了同步。三是社会公众对当前经济政策和经济金融形势持观望态度,民间融资领域“惜贷”情绪回升。
二、规模、利率呈现双降。随着各类民间融资主体参与热情的降低,民间融资规模和利率呈双降趋势。温州银监分局对温州地区333家对象的监测显示:当前温州地区民间融资规模比去年8月份缩水30%左右,其中个人借给个人及个人借给企业的融资规模缩水均在50%以上。9月末借贷规模1196784万元,低于全市平均贷款增速1.49个百分点。9月份,温州民间借贷利率达15.0125‰,比年初下降1.1255个千分点,已经连续8个月下降,创下年内新低,并呈现同比负增长态势,较去年同期下降1.3085个千分点,已回落到2011年2月份水平。
三、资金投向逐步回归理性。近段时间,民间融资资金被用于房地产、期货、股市等投机活动以及个别用于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有所减少,民间融资的资金投向逐步回归理性。据调查,温州民间融资资金主要投向生产经营领域,用于对各类生产领域流动资金的补充,以及扩大再生产等。监测发现,民间借贷发生额中,约有80%用于生产经营。
四、融资中介举步维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民间融资风险事件的影响,温州部分融资中介机构纷纷陷入困境,风险不容忽视。因受民间融资参与者催讨资金,以及企业或下游中介抽回资金等影响,部分中介机构资金链迅速断裂。截至2012年9月末,温州地区中介机构注销户数超过800户,历史上最为严重。其中有6家登记备案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注销,占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的12.5%,总涉案金额超过2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温州市担保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77.9万元,营业利润512.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7.7%和58.6%,从在保责任担保余额与注册资金比较看,担保融资放大功效明显下降,9月末为2.9倍,比年初下降0.9个点。
五、民间借贷引发的诉讼纠纷日趋增多。自去年8月份民间借贷风波发生以来,产生了大量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温州市法院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2000余件;案件总标的额高达210亿余元。其中单件案件标的额上升幅度较大,今年1至7月,温州市法院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2035件,诉讼标的81.88亿元,受案数与2011年全年基本持平,是2010年全年的1.46倍;诉讼标的是2011年全年的1.52倍,是2010年全年的2.36倍。
当前民间融资若干问题的研判当前,温州民间融资行为相关监测指标总体上已经出现缓和迹象,但社会整体资金面仍处在紧张状态,案件防控和风险处置的压力还是比较大,未来的风险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就当前民间融资活动自身的运作情况看,有以下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一、社会信用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恢复有待时日。在以往宏观调控收紧时,温州小微企业往往通过民间融资作为应急资金来源,但去年以来的民间融资风波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受到较大的冲击,加上部分媒体的夸大报道和宣传,企业之间以及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任度急剧下降,提供资金或担保的意愿大幅降低,导致辖内企业的融资状况明显恶化,不但从银行体系难以获得资金,民间融资也难以维系。据统计,最近浙江省内银行和工商企业1天查询温州企业信用信息达27万次,创历史记录。
二、社会对民间融资风险反应过激,需加强理性引导。去年四季度以来,民间融资市场资金供给开始萎缩,参与主体“惜贷”、“抽贷”现象严重。据调查了解,从温州民间融资市场资金流入和流出对比来看,流出资金占据主导地位,民间融资市场存量资金逐步减少。同时,现在温州企业贸易往来大多要求现金交易、正常的贸易赊销赊购行为不断减少,在增加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的同时,也造成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地方贸易环境恶化,影响地方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一些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势头不错的企业受到资金链断裂或紧张影响,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三、中介机构推高民间利率,违规经营亟待整治。虽然温州民间融资行为已经出现缓和迹象,大量典当行、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陷入经营困境,但仍是当前民间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介机构借“担保”、“投资咨询”之名从事资金拆借、转贷、招投标垫资、代企业验资审计等活动,其资金运作一般不通过单位账户,而是直接走个人账户,不仅加大了监督检查的难度,还出现了业务操作不规范、超范围经营等现象,其风险程度不容忽视。这类机构以天数计息的短期垫资行为,已然成为扩大民间融资规模和推高利率的主要力量,其对民间融资行为本质的破坏和对社会经济金融秩序的影响已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对其加强监管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
政策建议一、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稳妥推进民间融资阳光化。加快民间融资立法,完善规范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对民间资本的法律主体地位予以确认。加强民间融资放款人管理,规范民间融资组织依法开展业务的经营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利益保障和违约责任。同时,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要求,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规范运作,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产业和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民间融资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监管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监管合力。加强各部门、各领域的监管协作,建立和完善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加强对民间融资运作的趋势分析。加强司法体系建设和税收体系建设来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加强对合法民间融资的保护。加大对各类金融犯罪活动,特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高利转贷、地下钱庄等违法主体及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切实防止非法民间金融活动风险扩散和转移。
三、加强诚信建设,积极修复社会信用体系。以信贷信息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消除信息不透明障碍,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增大企业信用违约成本,培育社会诚信意识,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银行开展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通过舆论宣传和正面引导,明确诚信为本的价值取向,杜绝恶意逃废债行为,帮助企业和银行恢复市场信心。
四、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要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加强投资、担保、典当、寄售等行业的日常监管,采取有力措施,对现有机构进行全面规范整治,坚决打击超范围经营行为,并在规范秩序的基础上,加强准入和日常监管,净化金融中介市场。
五、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引导社会理性投资。以此次民间融资风波为背景,切实加强金融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推动公民逐渐形成民间融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社会公众理性对待民间融资行为,重拾民间资本信心,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六、深化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引导和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开发符合公众需求的金融理财产品,正确引导民间资金流向正规渠道;要继续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满足中小企业和三农合理的资金需求。
(作者单位:温州银监分局)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