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沈建光: 中国经济需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11月23日,“外滩金融·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在上海举行。就2013全球经济及对中国的影响,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建光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都面临一个非常大的转折点,未来能否享受到改革红利,最重要的还是实现要素市场化,推动包括土地、劳动、户籍制度、资金等的彻底改革

  明年全球经济跟中国经济都面临非常大的转折点,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全球经济中只有发展中国家表现不错,可能是一个支撑点。上个月,我在东京世界银行的年会上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有的银行行长、财政部长都说明年经济会比今年好一点,但同时所有参会人又都认为,目前的经济形势仍在下降,包括欧洲的衰退、美国经济的放缓,发展中国家表现是不错,但是现在也已经看到非常大的下降压力,所以发展中国家能否成为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我表示怀疑。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年全球经济增速最多跟今年持平。

  这样的全球经济局势对中国经济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从全球格局看,中国明年的出口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今年9、10月份,中国的出口增长在10%以上,但这并不是可持续的,它跟季节因素、假期等一次性因素有关。最近广交会的出口订单大幅下滑,这其实跟半年之后的出口形势是吻合的。广交会成交量同比下滑13%左右,而且长单很少,这也意味着明年的出口形势还是非常严峻。

  第二,零售消费现在看起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目前相对是比较平衡的,基本上没什么大起大落。但工业生产其实出现了非常大的波动,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经济增速下降,到了四季度才有了一定的企稳,因此,经济四季度可能出现一定反弹。但这个反弹也存在很大压力。在四季度的经济数据中,企业投资增速并没有上升,所以四季度的经济企稳主要跟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关,政府在基建方面的投入起了主要作用。而四季度制造业投资还在下降,房地产投资也很低迷,现在的问题是光靠基建投资拉动的经济会不会开始扩散到其他经济领域?我认为现在这种趋势还没有出现。

  所以,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明年基建投资仍将占主要地位。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我认为将明年GDP增速定为7.5%是比较合理的,而明年

  GDP增速能否回到8%或以上,就要看有没有实质有利的政策刺激。

  未来,中国经济中有几个变量需要重新定位。首先,过去中国经济靠出口拉动,每年有30%的增速,今后五年可能只有5-10%;其次,企业的劳动工资将大幅度上升,而人口红利将大幅下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也是非常困难。当时,东北地区企业大量改制,失业率急剧攀升,银行不良贷款率普遍达到40-50%,情况比现在严重得多。为了应对并摆脱困境,中国开始深化改革,比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9年城市房改等等,前者打开中国商品出口世界之路,后者使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其他诸如国企改制、银行上市等等,最终使中国经济攀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现在,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加上人口红利即将结束,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未来要想再续辉煌,只能依靠改革红利,靠基建投入、出口拉动已经难以为继。

  实际上,中国目前改革转型的条件还是不错的,而且转型也已经在进行。比如,目前国内消费已经逐渐回升,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一定要靠拉动内需、消费,另外城镇化也将是今后经济增长重要的源泉。需要强调的是,城镇化只是一个结果,最核心的改革应是“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这个才是真正的关键。

  未来几年,中国将直面“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挑战。以巴西为例,中国目前人均GDP跟巴西1973年一模一样,近30年来虽然我们经济高速发展,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却只相当于巴西上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在巴西的人均收入要比中国高一倍,如何跨越这个鸿沟,发展成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中国需要反思。

  改革并不是要大家把眼光仅仅盯在城镇化率和消费率上,这些都是最后的表现,最重要的还是要推动“要素市场”的改革,要素市场包括土地、劳动、户籍制度、资金等等。

  最近,外汇局把直接投资完全开放,国内个人对外投资也开放了,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还有一个是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大幅度推进。人民币想要成为国际流通的货币,必须实现完全兑换,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也是两个要素的开放,一个是利率的市场化,还有一个是汇率的浮动。汇率不能仅仅钉住美元,这样风险很大。在香港,我们看到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房地产泡沫。政府一旦有固定汇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要受制于美国,香港现在很被动,每天投放很多货币,这样就造成楼市、股市泡沫。

  总的来看,对中国经济短期内持谨慎观点,预计明年通胀目标将定为CPI增速控制在3%左右,而明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财政政策则将持续积极支撑经济。

  (记者李茜根据沈建光的演讲录音整理)

分享: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