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9日
这是一幅让人神往的图景——省委、省政府勾勒“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格局,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设步伐加速推进。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图画——赣鄱大地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招大引强让南昌核心增长极挺起发展脊梁,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引来千帆竞发;海内外,无数投资者瞩目苏区振兴;广袤的沪昆线两翼园区星罗棋布,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开放的激越鼓点中,江西正充满自信迈向新的高度。
强力推动“三驾马车”多拉快跑,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统计数字显示,“十一五”以来,我省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50亿美元;2008年,我省实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首超1000亿元,到2011年,累计达到6974.63亿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我省引资增速让人振奋的同时,重大引资项目增长强劲、势头长盛不衰。
大开放为我省发展的主引擎——固定资产投资添力。统计显示,2011年,全省开放型经济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的4倍左右,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2.1%,实际占比近三分之一——这对逾60%经济增长动力来自固定资产投资的我省而言,意义非同寻常。
大开放在促进消费中发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太平洋百货、百盛……一系列零售巨头的引进,完善了市场体系、激发了消费热情;越来越多的重大旅游项目被引进,为我省做大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仅今年香港(江西)招商引资活动周,签约旅游项目就达327亿元及1.2亿美元……
大开放成为外贸出口的力量之源。近年来,“招大引强”使得一批重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形成产业链,新增外贸出口企业如雨后春笋。2008年来,我省厚积薄发的外贸出口开始发力——短短3年,江西年度出口一举跨越200亿美元大关,从长期以来中部地区垫底跃居中部首位,平均年增速达50%左右。
省商务厅厅长伍再谦介绍,这几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我省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得益于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的推进。“可以说,我省开放型经济实现了‘弯道超车’,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通道。”
强健发展筋骨,迅速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大产业
以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区域发展格局为平台,围绕重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招大引强。赣鄱大地上,产业崛起的发展篇章浓墨重彩、气势如虹。
在南昌,大开放施展出巨大的魔力——光电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工业城等9个基地迅速成长,核心增长极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提速,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化纤、造船、汽车及配件等沿江优势产业,理文集团、铨讯电子、旭阳雷迪等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成为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重要产业龙头。
围绕建设全国科学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示范区”,赣州不断加大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项目招商,目前已成功引进伟创力、海洲数控刀具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58家。
为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我省把推进大型城市综合体、文化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园区、文化商贸旅游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作为招商和企业上市的重点——南昌成功引进华南城、华润万家等重大项目,红谷滩金融商务区已落户金融项目14个;景德镇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粗具规模。
赣鄱大地上,“产业地图”逐渐清晰、富民步伐日渐铿锵、区域竞争力不断提升,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外”联动格局逐步完善,开放层次、领域不断提升
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我省招商引资、外贸出口以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已经形成了“三外联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格局,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数字显示,2011年,我省企业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达15.85亿美元,增幅达52%,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增幅居中部之首、全国第四。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有力带动了出口增长。走出国门的萍矿集团,以工程带动外贸出口累计近2亿美元、劳务输出4000余人次。
专家认为,随着我省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市场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投资领域从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为重点,逐步向投资设厂、农业合作、营销网络、境外研发等拓展,必然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的输出,为扩大外贸出口增添动力。
从注重引资项目数量,到注重引资项目质量;从注重“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注重产品的输出,到努力追求技术、文化的输出……江西大开放正发生着深刻的“蝶变”,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美好未来,正越来越快地向我们走来。
王宏光 本报记者何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