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8日
“要不是热心的杨警官,我哥哥可能还在外面流浪,这么大冷天,我们全家人十分担心,真是太谢谢他了!”11月26日上午,家住抚州市东乡县的乐女士致电记者,希望通过《赣州晚报》,向上犹县公安局社溪派出所民警杨浩瀚表达谢意,感谢他为她找到在外流浪了两个月的哥哥。
记者随后与上犹县公安局社溪派出所民警杨浩瀚取得了联系,了解了此事的经过。
流浪汉点火取暖
“警察同志,快来啊,有人在我家附近放火。”11月21日晚8时许,一陈姓村民向上犹县公安局社溪派出所打电话报警。
接到村民报案后,杨浩瀚立即出警,并通知村干部同时赶往案发现场。当他们到达社溪镇麻田村陈某家附近时,一堆被烧掉的稻草还在冒缕缕余烟,火源距陈某家的土坯房不足一米。村民议论说,要不是有人及时发现并扑救,后果将不堪设想。杨浩瀚说,在村民的指引下,他看到离火源十几米远的地方,一名中年男子呆呆地站在那里,下身穿一条短裤,上身穿一件薄衬衫,冻得浑身发抖,手里还拿着一个打火机。
村民们说该男子是名流浪汉,由于天气寒冷,他点燃稻草可能是想取暖。杨浩瀚便上前询问男子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可该男子一句不答,只是嘴里不停地说“冷、饿、火”。考虑到该男子精神可能有障碍,一时无法确认其身份,杨浩瀚只好将他带回到派出所,看能否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到其家人。
流浪汉系抚州人
将男子带回到派出所后,杨浩瀚让他洗了个热水澡,找来干净的衣裤让他换上,还给他泡了一碗方便面。在给男子换衣服时,杨浩瀚发现男子上衣口袋里掉出一张电信用户缴费单,上面有一个未登记姓名的电话号码。杨浩瀚本以为拨打该电话号码能获取该男子的有关信息,结果拨打过去时回应是空号。
吃饱穿暖后,男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杨浩瀚问他姓什么,家住哪里?男子说姓乐(音),家在“东山”。杨浩瀚马上通知值班民警与上犹县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和东山派出所联系,请求协助查找东山派出所辖区是否有与该男子情况相同或相近的走失人员信息,结果查无此人。杨浩瀚又继续耐心询问,男子突然盯着他的臂章读了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杨浩瀚想到男子识字,便拿来纸笔想让他写下姓名和家庭住址,但男子不肯接纸笔。根据男子的口音,杨浩瀚判断他可能是抚州人,于是通过公安内网进行查询,结果发现抚州市只有一个东乡县,读音接近“东山”,而且该县姓乐的人较多。经过一番查找,在东乡县某派出所辖区查找到7名乐姓精神疾病患者,经过仔细筛选和比对,他终于查找到了乐某的确切名字、家庭住址及其姐姐的电话。
当晚11时许,杨浩瀚拨通了乐某姐姐的电话。乐女士听说弟弟在上犹,表示会叫丈夫马上开车到上犹来接人。为了确保乐某的安全,杨浩瀚把他安排在派出所值班室休息,并找来取暖器和一床毛毯,自己和另一名民警轮流照看,直到天亮。
家人开车接流浪汉回家
11月22日上午10时许,一辆小轿车停在了社溪派出所的院内。当看到乐某安然无恙时,乐某的姐夫紧紧握住杨浩瀚的手,连声道谢。
杨浩瀚说,后经乐某的姐夫介绍,乐某今年40岁,自幼丧父。乐某结婚生有一个女儿,已与妻子离婚。乐某在外流浪后,家中只剩下他女儿和年事已高的老母亲,家境十分贫困。近年来,乐某的病情越来越重,病发时经常打人,还会抢别人的香烟抽。今年9月20日乐某失踪后,家人四处寻找,但没有一点音信。要不是接到杨浩瀚的电话,其家人也不会想到乐某竟流浪到了上犹。(黄坚 记者余书福 实习生张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