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30日
业内人士认为,从历史经验看,一旦有新股破发,市场往往会出现拐点,如果光大证券在跌破发行价后,股价再毫无节制走低的话,不仅会给IPO带来障碍,也会对次新股走势造成影响。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今日光大证券是否会破发。
中冶破发前拉升 疑是机构反攻
仅0.1元的价差,让中国中冶逃脱了上市7个交易日就跌破发行价的尴尬命运。昨(29)日,中国中冶在上市连跌6个交易日后,终于收红。当天,中国中冶盘中一度跌至5.52元的全天最低价,距离发行价5.42元仅一步之遥。截至收盘,中国中冶上涨1.43%,收报5.68元。
9月21日,登陆A股市场融资超百亿元的中国中冶,并没有赶上好日子。虽然中国中冶的IPO市盈率在今年新股中最低,但却遇到大盘连续下跌。9月21日至今,上证综指从2937.93点跌至昨日收盘2754.54点。
到本月28日,中国中冶迎来了上市以来六连阴。上市首日,中冶高开低走全天涨幅仅28.04%,而此后的5天,其累计跌幅却达到19.31%。
以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文晖路证券营业部为首的游资,在积极买入中国中冶后,遭遇深套。
中冶上市首日,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买入达到5.12亿元,加上买入席位另外4个营业部,合计买入总额便达到11.04亿元,占当日成交总额104.79亿元的10%以上,而在第二个交易日,文晖路再次买入7755万元,中金上海淮海路杀入7514万元。
截至昨日,若文晖路购入的5.89亿元中冶还没有抛出,浮亏已超过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下跌中,除了游资积极介入,机构们却不见踪影。
此前,成都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中冶破发,参与网下申购的363家机构将面临浮亏,这些机构肯定不愿意见到这一情况出现,"自救的可能性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中国中冶在上午下跌后,午盘后被一波强大的买盘推动震荡盘升,并最终在大盘收绿的情况下逆市翻红。
难道机构们已经开始启动反击?今年9月,光大证券曾一度濒临破发,但却立刻走出强势的反弹行情,"不排除机构们已采取行动,"该私募人士说。 (杨先武 天府早报)
中冶打响发行价保卫战 光大还没动静
昨日,逼近发行价的新股中国中冶(601618,收盘价5.68元)打响了发行价"保卫战",逆势上涨1.43%,并成为刺激市场回升的重要因素。而另一只次新股,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21.56元)的境遇就差了,昨日再度下跌1.55%,离其21.08元的发行价仅有2.22%的差距。
中冶拉出上市首根阳线
昨日开盘前,中国中冶和光大证券离其发行价都不到4%,并且它们上市后的走势也极为相似,此前光大证券便面临破发的尴尬,但在大盘走强的情况下,才避免了破发的命运,如今再次走到了破发的边缘。
而中国中冶上市后的走势,几乎复制了光大证券上市之初的走势,连续下跌逼近发行价;并且两只次新股上市后还有一个雷同的地方,就是没有机构在二级市场参与。
国信证券行业分析师秋波告诉记者,如今到了保卫发行价的关键时刻,已经有神秘资金在护盘了,而这不排除是机构资金所为。
因为中国中冶在网下申购时,有363家机构按5.42元/股的价格获配105亿元,这部分网下配股要等到中冶上市后3个月才能解禁。如果再不进行自救,恐怕会造成未解禁便浮亏的局面。
从昨日中冶的走势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平安证券分析师蔡大贵认为,昨日大盘在大幅下跌的时候,中冶并未跟随,而是逆势走强,虽然也创出上市以来的新低5.68元,但收盘时仍上涨1.43%,表明有资金在其中活跃。
光大证券仍无人问津
而光大证券网下发行时,共有452家机构进行了有效申购,获配金额为37.77亿元,以昨日21.56元的收盘价来看,浮盈仅有8600万元,但是光大证券昨日走势仍旧疲软。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券商股与资本市场高度正相关的特性,在大盘下跌时,往往比大盘跌得更惨,而光大自营风格激进,股价起伏更大,并且其市盈率在券商股中也处于高位;所以,导致了在该股目前价位,没有资金追捧。
中小板新股尚无破发风险
尽管今年IPO重启后,主板市场新股表现不佳,中小板仍然较为坚挺。截至昨日上市的24只中小板新股,虽有16只上市至今下跌了不少,但由于上市首日涨幅较大,无一只个股濒临破发。
仅有罗莱家纺(002293,收盘价28.91元)离其发行价仅有6.05%的差距,其余都在15%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从历史经验看,一旦有新股破发,市场往往会出现拐点,如果光大证券在跌破发行价后,股价再毫无节制走低的话,不仅会给IPO带来障碍,也会对次新股走势造成影响。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今日光大证券是否会破发。(每日经济新闻 张奇)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