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李义平: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5日

    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更好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如何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以规模扩张、产值扩张“论英雄”的老思路、老办法;二是要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想方设法改善市场环境,鼓励民间投资,激发企业活力;三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四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五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改革是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需要健全市场机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由此实现报告提出的“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要求。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