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网:中国富豪总资产缩水 “房奴”们就别操心了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禾刀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7日

    根据前不久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今年进入榜单的1000名富豪平均身家为54亿元,相比2011年下降8.5%。这一降幅,与福布斯2012年的《中国400富豪榜》得出的结论大致吻合——“今年排名最靠前的100位富豪,总资产较上年缩水7%”。在金融危机致使富豪们身家跌去两成的2008年后,躬逢政府抛出的4万亿刺激政策的盛宴,富豪们的财富伤痕在次年迅速愈合,并反过来大幅增长——事实上,中国富豪的财富变动与宏观调控向来联系紧密。(《新京报》11月6日)

  倘若中国富豪财富增减曲线图不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倒是反证了宏观调控效果欠佳,这未必是公众愿意看到的,比如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坚决调控。中国富豪财富的波澜起伏,一定程度上既折射国内“造富”渠道缺乏稳定性,短期性质的“投机”致富现象依然占据较大权重,也表明国内富豪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欠缺。

  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国内制造业遭受严重打击。国家针对性地启动4万亿的庞大基础设施投资,这也表明国内“造富”路径实现向“铁、公、机”关联行业的急转弯。这种转向既有外因,也有内因,这些都是没办法的办法,但富豪群体经不起市场的风吹草动、缺乏前瞻意识,这本身就很值得深思。

  其实,每个国家的富豪榜,均是该国经济政策的折射。美国2011年前十大富豪中,科技创新产业与金融行业共占6席,其他4席也是传统富豪。值得一提的是,位列富豪榜第6位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只有27岁,其正式投入社交网站开发行业仅7年时间。由此可见,美国的“造富”渠道有助于激励科技创新型富豪,而金融产业本来就是美国的传统强项。

  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美国,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强,其国内企业从诞生到成长,本就沐浴于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中,既熟稔市场发展规律,又善于创新发展,所以才会出现巴菲特这样的富豪“常青树”,所以才会有马克·扎克伯格这样凭借创新,短时间内便跻身富豪俱乐部的年轻人。但这充其量只表明富豪对市场规律的适应,而非经济政策刻意制造富豪的结果。

  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造福社会的国家而言,经济决策的参考依据肯定是市场,而非富豪财富的多寡。名为《经济到底为了什么》的新书就指出,经济发展不是为了GDP,“经济的增长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给人们一个公平、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怎样更大限度地提高大多数公众的幸福值,这应当是经济发展的最大目的,也是一个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而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涉及经济政策的公平性,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便是机会的均等,这样的富豪榜才有现实意义。

  我等“房奴”就别操富豪财富缩水的心了。每年的富豪榜总是那般牵动人心,因为这个榜承载着太多人的“富豪梦”。对于绝大多数公众而言,谁是富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代表社会公平发展的中产阶层的体量是否更加强大;对于单个的普通人而言,则是富豪们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据中国青年报)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