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财经》 作者:董露茜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6日
作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家投行,高盛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百余年它穿越数次金融危机,却能屹立不倒。自1999年上市以来,高盛仅出现了两次季度亏?损。
在中国市场,它拥有全牌照业务,这得益于高盛在2004年通过与方风雷及联想合作成立高盛高华后,已全面进入中国市场。高盛在中国很明显的优势,就是政府关系做得顺风顺水,它在中国拥有全业务牌照,这种荣宠多少让同行“羡慕嫉妒恨”。
然而,高盛在中国的棋局似乎并不很顺利,高盛中国近3年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成绩单为零分,其在中国的直投业务备受“阴谋论”指责,对于工行的套现也受到外界质疑。近期,高盛在中国的高管也进行了大调整。
很显然,高盛正在重新调整它在中国的阵势,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
不同质化
高盛高华这几年在A股市场的成绩—3年零单IPO。外界评论高盛似乎正在淡出中国A股证券承销市场。
对于外界过于关心IPO,高盛多少有些无奈。对于高盛来说,IPO是公司业务的一部分,不意味着投行只做卖新股的业务。此前市场上曾有媒体报道认为,高盛出于风控考虑,放弃了不少本来很能赚钱的项目,这是高盛并不热衷于发力A股IPO承销的原因。
不过针对《新财经》就此发出的问询,高盛中国回应:“高盛一贯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我们所有的业务上都有所体现。这并不代表我们因此放弃风险较高的项目,我们会考虑项目的整体状况,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
高盛高华前CEO蔡金勇离任之前曾对媒体正式回应过这个问题,他说,尽管IPO方面没有做什么项目,但仍然执行了不少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大项目。蔡金勇认为,投行的核心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止是IPO。也就是说,高盛并不关心在某段时间内做了多少项目,而关心是否为客户提供了创造价值的服务。比如,高盛在兼并收购业务上,一直是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债券融资和股本再融资方面,高盛参与了很多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项目。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尽管高盛看到了这一点,并一直强调对中国市场的重视,问题是,中国市场不好做。一位高盛前董事总经理分析道,所有在中国的外资投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随便拉一家合资券商出来看,IPO成绩都不令人满意。
在《新财经》记者与高盛中国沟通的过程中,高盛对中国市场上合资券商业务惨淡的看法与外界不太一致,高盛的解释是,由于中国证券公司同质化严重,中国不需要一间去和本土券商激烈竞争的合资券商。高盛作为全球领先的投行,希望能为中国市场带来一些“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
上述高盛前董事总经理告诉《新财经》记者,高盛非常看重给客户和市场带来的价值,看的是整体长远发展。公司侧重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交易,宁波银行IPO、中国石油化工230亿人民币A股可转债等项目,都具有国际项目执行的特色。
今年以来,正准备登陆上交所的重庆银行和东莞银行是高盛高华的客户。如果其中有一家顺利上市,高盛高华的A股IPO业绩会好看很多。
最新财报显示,债券市场的良好表现使高盛的投行和交易部门受益。投行部门的净营业收入上升49%至11.6亿美元。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为高盛在亚洲获利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根据金融数据供应商Dealogic提供给《新财经》的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投资银行的数据显示,在股本市场承销排行榜上,高盛以8.7%的市场份额排第一,第二名中信证券8.2%,第三名瑞银6.7%。而在已公布的并购投资活动咨询顾问排行榜上,高盛以19%的市场份额排第一,第二、第三名分别是花旗银行的18%,瑞信的11.2%。
此外,除了本地客户,由于高盛在国际市场上的客户业务直接或间接与中国相连,这些国际客户在资本市场上关注什么,也是高盛中国需要特别关注的。
直投的“苦衷”
高盛在中国的生意,争议最大的莫过于直投。海普瑞、西部矿业、海王星辰、双汇发展……在最近的雷士照明股权风波里,也有高盛的身影,这些都成为焦点。高盛是华尔街最神秘的大鳄,成绩斐然,项目遍地开花,总能以合适的价格做赚钱的项目,一个项目从投资、融资、上市到套现,环环相扣,期间免不了被质疑“利益输送”。
直投部门在中国投资的成功,或许可以从高盛明星级银行家纷纷去做PE(私募股权)窥见一二。如今的厚朴基金创始人方风雷、春华资本胡祖六和方源资本创始人唐葵等PE行业领军人物均出身高盛,难怪高盛前雇员已经成为投身私募的最大亮点。
对于那些已经离开高盛的华人银行家,高盛通过挂名顾问或董事,或者以一些新的合作方式去保持紧密联系。而事实上比起从其他投行出来的人而言,那些奋战在PE界的高盛旧将似乎更愿意和前东家合作。
有人感叹说,既然高盛直投项目一个个赚到手软,谁在乎赚IPO那点辛苦钱?
在2012年“第四届全球PE北京论坛”上,高盛亚洲商人银行部主管兼董事总经理安武介绍道,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盛的PE业务开始是非常小的一笔业务,而现在已经是高盛利润最高的业务。“我们管理的资产规模非常大,其中PE有200亿元。高盛的资金是通过PE来进行直接的投资。”据高盛透露,去年高盛完成了一支50亿元规模的人民币基金的建立。
“阴谋论”也曾让高盛员工烦恼。一位曾在高盛亚洲直投部工作的董事总经理记得,一次到湖南考察项目,吃饭时一个老板直接质疑他说:“我不敢跟你们合作,你们高盛太聪明了。”他当时回应:“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你可以不和我们合作,但是你可以听一听我的看法。你应该跟聪明人合作,聪明才智不应该用在咱俩之间的互相算计上,你利用我们的部分才智,到市场上去赚钱,这是正统。你可以去找不如你精明的,其实就隐含了一种心态,你想占人便宜,光拿钱不给人回报。”
这位仍在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高盛前雇员说:“争议肯定有,但是3年锁定期使账面现金不变现,项目组也无法分钱。”对于备受质疑的工行套现,他回忆起,2009年对工行3年锁定期解禁后,正好赶上金融危机,就高盛财务状况好。本来高盛当时卖了可以赚很多钱,到底卖不卖,内部有特别大的争论,最后考虑到政治影响,讨论半天,只卖了高盛找别人借的那部分钱,自己的没卖。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1月,高盛出资25.8亿美元取得工行7%的股权,安联以约10亿美元买下2.5%股份,美国运通则投入2亿美元左右,安联和美国运通均在股份解禁后的2009年4月减持完毕。2011年财报显示,受累于工行股价下跌,高盛对工行的投资出现5.17亿美元的损失。
此外,外资投行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业务还牵涉到资本管制,这位前高盛银行家说:“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额度就那么点,内部争得头破血流,高盛比较倾向于在海外投这些企业,除了避开外汇管制,还熟悉海外市场游戏规则。境内做哪来那么多人民币投资?”
外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31日,高盛公司的累计批准额度为3亿美元,最高的是瑞士银行有7.9亿美元。
高盛投资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亦必须使用监管审批的QFII额度。
今年9月以来,二级市场上不断传来QFII抄底A股的消息。高盛也在不断唱多A股,9月,高盛资产管理总裁吉姆·奥尼尔又撰文称,中国股市明显下跌,现在就是一个好的交易机会。
团队比明星重要
“高盛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原因,其一很注意风险控制,在中国的业务中规中矩,它不会拿自己和客户的声誉冒险,所以做项目有些保守。”一位接近高盛的业内人士告诉《新财经》记者。
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高盛联席总裁的约翰·怀特黑德在他新泽西的家中写下了著名的高盛14条业务原则。当时他注意到,尽管公司员工流动率只有5%,但是员工增长率却达到15%,这意味着3年后,高盛就有一半是新人,传统一对一的学徒制已无法确保高盛的核心价值观被有效传递。
这14条业务原则清晰地渗透进了高盛血液里,这是高盛过去赖以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在中国,这种文化也在血液中流淌。比如,高盛中国2006年提出“同一个公司,同一个文化”,保证各业务平台之间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保持紧密合作,不互相拆台和争功,并确保每一个员工都遵照14条业务原则行事。
高盛也是所有投行中最强调团队精神的,高盛不推崇明星银行家,因为投行业务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团队的紧密合作。而在中国,高盛从来不乏明星银行家,不拒绝明星,但绝对不允许个人凌驾于团队之上。
“不按规则出牌的人在高盛根本无用武之地,高盛也容不下他。留下来的人算是认可高盛的体制吧,高盛的名气、收入等还是很诱人的。”上述业内人士对《新财经》记者分析道。
他的观点是,高盛的分权应用在中国,一定程度上也制造内部派系纷争,造成决策上的困难。高盛对中国市场没有放权,是Global的一个平台之一,无论早期的方风雷还是后来的胡祖六、蔡金勇,实际上在高盛都没多大权,高盛中国的权利掌握在高盛亚洲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鼓励员工之间建立关系网,除了和自己的团队紧密合作外,高盛鼓励员工跨部门、跨地区合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是投行出身,高盛的前雇员之间的关系更紧密,更愿意和前东家高盛保持密切的联系。
2008年金融危机,饱受指责的高盛成立了业务标准委员会,历时9个月,形成了一份60多页的报告,提出了39项建议。这些建议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高盛中国的这盘棋。
调兵遣将
近来,高盛高华在华高层人士变动频频。
10月1日履新世界银行旗下IFC(国际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蔡金勇,此前是高盛高华CEO,他2006年成为高盛合伙人,2008年任高盛高华CEO。“蔡金勇走我一点也不奇怪,他在这个位置上待得够久了,同样是CEO,这个新任命显得更有吸引力。”上述业内人士如此评论:“你不能指望一位Banker(银行家)一直在一家投行服务。”
8月,高盛宣布任命韦达文接替蔡金勇,领导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并继续与邓思哲(Dan Dees)共同担任亚洲(不含日本)投行业务的联席主管;6月,高盛召回旧将马克·史华兹(Mark Schwartz)担任集团副董事长兼亚太区董事长,他被派驻北京。
9月3日,高盛宣布宋冰将出任高盛高华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职务,她将向韦达文汇报,此前宋冰是高盛高华业务的法务总监,并担任高盛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
最近,高盛新成立了中国IBD(投资银行部)常务委员会,委员包括韦达文本人、邓思哲、朱寒松、洪宁、杨昌伯。高盛每两年会调整一次全球合伙人,从2010年11月的名单来看,洪宁、杨昌伯、章星和许利源升任合伙人,朱寒松则在2008年成功登顶。据了解,高盛将在今年11月公布新一届全球合伙人名单。
事实上,高盛高华自2004年12月成立以来,建立了一支引以为傲的华人高层团队,比如董事长方风雷、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宋冰、首席财务官孟秋、合规总监李臣及公司董事会秘书章靖等。蔡金勇、方风雷都来自中金公司,中金系的高管还有章星、杨昌伯等。
此次高盛中国高层调整,进一步显示高盛整合全球资源优势的能力。高盛内部一份备忘录显示,高盛认为在中国市场逐渐成长,目前把全球资源整合优势发挥出来变得异常重要。
“高盛讲究的是‘rewarding top performance(奖励绩效)’,对董事总经理等高级别员工的筛选非常严格,职位越高,面试你的人越多。在大摩和高盛两个Offer(录用通知)之间选择,我肯定选高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盛前董事总经理对《新财经》说道。
看看来到中国的新鲜血液,韦达文接替蔡金勇负责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务,已经开始日常工作。韦达文在海外市场有丰富的经验,他还与邓思哲共同担任亚太区(除日本外)投行业务的联席主管。韦达文于2000年加入高盛担任董事总经理,2002年成为该集团合伙人。
2012年4月1日,韦达文正式在香港开始工作,此前,他在伦敦担任股票资本市场的全球主管,在英国位高权重,声望甚高,他最近的一些交易包括Prada(普拉达)的IPO和HSBC(汇丰银行)的增发股(Rights issue)。
韦达文未对此次领导中国投行业务发表看法,2月份高盛宣布他的香港任命时,曾有媒体评论这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机会。韦达文的妻子也是投行高管,就职于伦敦罗斯柴尔德。
被派到北京的马克·史华兹1988年就做到了合伙人的位置,这是高盛金字塔的顶端。2001年从高盛退休后的十多年,史华兹为金融巨鳄索罗斯的对冲基金集团效力,亦积极参与慈善工作,担任数家医院董事会成员及哈佛大学不同学院的理事会成员。作为全球副董事长、亚太区董事长被派驻北京,这在高盛还是第一次。这体现了高盛的意图,加大对中国区的投资力度。”
尽管外界质疑外国高管空降之举,但实际上高盛向来有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工作的政策,上述高盛前董事总经理说:“10年前我和史华兹认识,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银行家,我反倒对他到北京来持乐观态度。”
据了解,高盛在中国的业务主要通过其战略合作伙伴高华证券、合资投行高盛高华以及高盛亚洲来实现。多套牌子,却是一套人马。高盛高华总经理宋冰曾向媒体透露,在保证某些业务之间所必需的信息隔离墙之外,高盛高华和高华证券共享一个支持管理平台。
目前,高盛高华以投行业务为主业,高华证券以二级市场各项业务为主业。两家公司之间由高盛中国区运营委员会连接,此前高华证券CEO章星和高盛高华CEO共同担任委员会主席。
高华证券CEO章星一直对高盛在中国的独特设计结构倍感自豪,这是后来者即使想复制也没办法完成的事情,对于两个牌子运作,章星也曾公开表示希望高华和高盛高华未来有一天能够合并。
这一切,对于一家百年投行来说,其在中国的业务刚刚展开,棋局刚刚开始布子,短期的得失都应不以为意,重要的是中国的投行能够从它身上学到什么。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