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6日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过去十年间,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双重推动下,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大幅减少,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21%;农户贷款余额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农业贷款余额2.7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
改革农信社
无论从网点、人员还是品牌上,农信社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然而,受制于长期以来的历史问题和体制因素,农信社一度“沉疴缠身”。
数据显示,2002年末,农信社资不抵债额达3300多亿元,资本充足率为-8.45%,资本净额为-1217亿元,不良贷款5147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高达36.93%。
为了化解农信社的“历史包袱”,解决其产权不明晰、体制不健全、潜在风险大等问题,国务院于2003年6月启动了第二轮的农信社改革,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九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信社的经营面貌发展了巨大的变化,其产权结构、公司治理和信贷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根据银监会2011年年报,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农信社机构网点7.7万个、从业人员76万,提供了全国77.4%的农户贷款,承担了76%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覆盖任务。截至去年末,全国农信社总资产72047亿元,总负债68575亿元。其资产负债和存款规模达到改革前的5倍以上。
而去年8月,银监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农信社改革的下一个五年目标: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
某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副主任表示,中长期看来,金融供给不足仍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而作为农村地区辐射面最广、渗透度最高的金融机构,农信社的改革进程至关重要。他认为,以省联社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这一轮农信社改革是成功的。但“尽管经历了新一轮改革,农信社仍存在各地资质良莠不齐、体制结构不健全、发展方向不明晰等问题”。上述副主任认为,如何突破现有的束缚并完成商业化转型将是农信社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方向。
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在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曙光看来,农村金融改革一方面取决于“存量”的改革,另一方面则要促进“增量”,如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2006年底,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此起步发展。
而经过了三年的试点后,银监会又于2009年7月23日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下称《工作安排》)明确提出,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设立129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直到2008年末,中国仍有1400多个乡镇没有金融服务,存在大量的‘金融空白’地区,提出这样一个计划主要是希望加速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发展。”一位银监会人士曾如是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读“三年计划”。据了解,为了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监管部门不仅放宽了准入标准,还在存款准备金、利率、支付清算等监管政策上对其做了相应的调整。例如,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比照当地农村信用社11%的标准执行。
在《工作安排》的推动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58家,其中村镇银行799家。
截至去年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累计吸引各类资本3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16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20亿元,农户贷款余额432亿元,两者合计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0%。
王曙光认为,一个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四个特点。而推动“增量”的发展,对于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而言至关重要。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