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游芸芸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6日
如何梳理创新思路把握创新机遇?如何打开创新空间?这是各家券商正积极思考的问题,监管部门近日多次召开会议频频鼓励券商创新。
多家券商高管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券商创新正面临着数万家中小企业需要投融资服务、金融业战略性调整、新股发行数量持续增长、国内居民财富快速增长、二级市场价值低估、资产证券化、社保基金规模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中国持续的对外开放等十大历史性发展机遇,券商业绩未来有望赶超银行。
券商业绩有望追赶银行
券商创新正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历史机遇,国内数万家中小型企业需要各种投融资服务,这是券商正面临的机遇之一。
“监管部门表示,企业只要财务状况真实,有合理投资项目,就可通过备案通道进行私募债融资,券商面对这么好的机遇怎能浪费?”广州一位券商高管表示。
中国金融业战略性调整机遇将为直接融资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直接融资比例仅占10%,而海外发达市场直接融资所占比例至少达到50%。台湾发展经验表明,证券行业发展速度和业绩将赶超银行,目前经济实体通过台湾银行业实现融资的比例不到50%。国内市场直接融资比例如增至50%,券商在此过程中业务空间巨大。
据悉,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总规模约为1万亿元,“十二五”目标中提到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将达35%~40%,这意味着,3年内国内每年融资规模至少要在3万亿~4万亿元之间。这也成为券商创新面临的第二大机遇。
深圳地区一家券商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券商在发债、资管产品、投融资计划等各项创新中的表现值得期待,“以银行业和信托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券商不但可以企及甚至可能超越。”
此外,站在整个金融系统风控角度,证券行业将承担更多市场功能,投行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构调整中将责无旁贷。
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曾表示,资本市场不仅具有配置资源功能,还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以间接融资作为主导方,令银行体系内聚集了大量风险,这些风险必须通过证券产品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逐渐剥离。
一个券商就是一个市场
资本市场进入了第三个十年,社会和经济的大发展促使资本市场面临内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目前A股上市公司约2500家,这一数字相对全国缴税规模以上的15万家股份制企业,比例不足2%,多家企业面临的融资难依然没有解决。这也令券商创新迎来第三大机遇,今后如果通过新股发行上市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券商的业务机会将增长数倍。
现阶段正大力发展的债券市场更是券商今后业务的主要阵地。据了解,公司债和私募债目前的审批过程较为简化,如果5年之内融资额达到2000万亿元,券商在服务企业的同时将获得不菲的业务收入。
场外市场无疑是券商的主要发力点,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多次呼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中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场外市场,场外市场今后将包括集中的新三板市场、各地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和券商柜台市场,潜力巨大。
在宏源证券某高管看来,券商需要逐步意识到,未来一个券商就是一个市场,即使在很小的地方,也可以对当地诸多股份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此外,金融衍生品投资也将引领券商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机遇之四在于,中国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机会。数据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资产为100万美元以上)达到200万人,这类客户资产目前大部分集中于银行和信托等金融机构,沉淀于券商的比例很小。
监管层近日提出,券商要向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方向转型,结合中国每年15%~25%的财富增长速度,对于中介机构的券商,服务富人是重要的财富管理职责。
中信证券一位董事总经理认为,券商需要与高净值人群一起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与其他机构相比,券商的优势更加明显,业务链条更加完备,理应争取较大的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