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夯实绿色崛起的根基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紧紧围绕“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程,加快全省生态示范创建步伐,重拳整治环境违法行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不仅拓展了科学发展的环境空间,更加夯实了江西绿色崛起的根基。

  污染治理取得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总量减排分别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30%和112%,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2011年以来,全省Ⅰ类至Ⅲ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保持在80%以上。全省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据介绍,近几年来,全省各地以工程减排为抓手,用史无前例的“大手笔”实现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发展,使全省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大进展。

  全省火电行业脱硫机组装机容量1280万千瓦,占统调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96.67%,除即将关停的九江电厂1台20万千瓦和1台22万千瓦机组外,统调燃煤发电机组实现了脱硫设施全覆盖,减少了二氧化硫排放,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

  覆盖全省的县(市)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在全省建起了85座县级污水处理厂,被媒体称为“江西速度”、“江西模式”。目前,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100座,日处理能力达287.55多万吨,成为全国第五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的省份。在此基础上,我省又启动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5座,日处理能力达25.1万吨,提升了污水处理能力,改善了江河湖泊水质。

  实施减排倒逼机制,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69.01万千瓦,分别淘汰落后炼钢、水泥、焦炭、造纸等生产能力375万吨、971.6万吨、120万吨、24.95万吨,为科学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环保准入。仅去年,省环保厅就否决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30多个。

  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紧紧围绕生态保护与建设,我省开展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系列生态示范创建,以及“五河”及鄱阳湖、柘林湖等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试点建设工作,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省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15个省级生态县(市、区)、4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国家级生态村、462个省级生态乡(镇)、427个省级生态村。通过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创了自然保护区事业新局面。目前,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8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2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145个,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外,我省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特别是2008年国家实施“以奖促治”政策以来,我省共争取国家资金7229万元,省本级拿出资金505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治理210个村庄,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而以“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为目标,以“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为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符合我省农村实际的“3+5”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正在逐步改善我省农村的生态环境。

  百姓环境权益保障加大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从水的源头抓起,近年来共投资135亿元,实施“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工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省加快了“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调研。并在鄱阳湖主要湖区大力推行分辖区行政首长“湖长”承包责任制,重点在鄱阳湖沿线1公里范围内,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通过专项整治行动,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内的小化工、小造纸等严重污染企业已基本关闭到位,水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有效防治机动车排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省环保厅组织制定了《江西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基本解决了多年以来环保部门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难题。目前,社会化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已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工作正在全省稳步推进。

  此外,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等部门每年联合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后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医药制造企业、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等专项执法检查。据统计,2011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54112人次,检查企业19862家次,严惩了环境违法行为。

  为切实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保障群众的环境安全,我省在全省213家重点企业安装了332套现场端自动监控设备和297套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设区市、省、国家自动监控中心联网全天候“电子眼”监控污染源。

  本报记者张玉珍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