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徐亦姗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0日
2012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其第一批挂牌企业的三周年,从诞生之日起,这个被寄望为中国“纳斯达克”的板块,一直处在镁光灯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这点,三年前冠盖云集的创业板开板仪式上,最重要的时刻是舞台中央的一个半球形启动装置要缓缓升起,随后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共同启动这个装置,使之点亮并滚动出现“创业板”字幕条。
而事后一名参与现场布置工作的监管层人士对记者回忆道,由于是电视现场直播,事前光是对这一个装置的测试就进行了好几次,大家一直担忧“到了那一刻,半球形装置升不起来,或者点亮不了怎么办?”
事实上,这仅仅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板块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考验,三年后的今天,属于创业板的考验已经真正来临。
对于创业板公司而言,在募投资金用尽后如何筹集“新鲜血液”供给已成为当务之急。一位创业板公司高管表示,资金问题成为当下企业发展最大瓶颈,“私募债相对发行利率较高,一直在关注再融资方面的新进展。”
对市场而言,伴随快速扩容对创业板资源稀缺性的极大改善,市场各方对创业板公司价值的认识也开始理性回归。比如2012年10月上市的第355家创业板公司光一科技,首日涨幅仅为20.90%,而三年前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首日平均涨幅高达106.23%,而上市10天后的累积涨幅尚达80.51%。
而对监管者而言,如何应对创业板公司的特点来进一步改善监管理念,创造更好的监管与服务,则是这个板块未来走向的关键之一。
资金换业绩?
开板三年至今,业绩持续增长无疑是考核创业板公司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同花顺IFIND 统计,355家创业板公司中,仅140家从2009年至今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持续增长,占比达43.66%。
而业绩持续增长的企业亦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最爱,根据三季报机构持股情况来看,140家中共有130家获得机构投资者的持有,占比高达92.85%。
不过,持续业绩成长背后,过度透支手头资金换取业绩也成为不少创业板公司的“通病”。通过行业并购、建设子公司等方式完善产业链背后,资金紧缺已经成为遏制企业后续增长的致命瓶颈。
截至目前,华谊兄弟、碧水源、通裕重工、东宝生物、乐视网、向日葵、邦讯技术、三聚环保、莱美药业、长信科技十家公司已经发行企业债。此外,金亚科技和金刚玻璃的发债申请已经通过证监会批准,另外尚有17家公司的发债预案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同意。
但以资金换取业绩的模式背后,一些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对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产生疑问。
“创业板那些公认的”业绩优质公司“投资价值已经被看得太清楚。”一位北京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曾向记者感慨,“很多公司虽然依然有亮丽的业绩,但是它的想象空间已经不大了,大家已经没有看不懂的东西,或许只有看不见的风险。”
机构感慨背后的一个问题是,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是否应该拿业绩持续增长去衡量?而经历前三年亮丽业绩背后,这些公司的未来是否依然可期?
事实上,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后业绩增长普遍存在“耐克曲线”特征,即上市后一两年业绩增长滞缓,甚至下降,而其后三五年又恢复高速增长的态势。
对此,深交所在3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如此指出,“企业真正的成长性在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而投资者投资创业板公司时,更需关注的是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而非短期的业绩波动。”
而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经历三年沉浮,一些曾因业绩变脸而遭受抛弃的个股,因业绩回升重回机构资产池。以基金三季度重仓股为例,网宿科技、金龙机电、梅泰诺、南都电源等昔日业绩大幅变脸股变成基金加仓新宠,而同期业绩稳定的华谊兄弟、碧水源、汇川技术则遭到大幅减持。
监管度身订造
如果说寻找“耐克型”曲线是公司与市场的进阶的话,那么度身订造、特色配套的创业板监管理念,则是为这个板块监管者的进化目标。
在创业板公司已经超过300家之后,如何加强创业板公司的日常监管,就成为了重要的话题。
此前,证监会成立上市公司监管二部,专门负责对其创业板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并购重组、退市等重大风险事件。
有些变化已经在产生。今年9月以来,万福生科、朗科科技、华昌达相继发布立案稽查公告,创下开板以来先河。其中万福生科发布立案稽查公告后,于10月26日发布初步自查报告。
“万福生科或是第一家在监管层未出具稽查结果前,先行发布自查报告的上市公司。”有接近交易所人士向记者透露。
这或意味着针对创业板公司的后续监管已经开始日趋严格。
此外,创业板公司退市、再融资制度的完善推进也成为监管层政策进化的重要部分。
在退市标准方面,创业板将实行快速退市制度,避免出现主板市场大量ST公司僵而不死,依靠借壳重组规避淘汰机制的现象。
此外,随着经济周期进一步探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批创业板公司可能走向衰退,另一些公司则有可能做大做强,市场的并购重组也将日益活跃。
目前,创业板再融资已经确定将由交易所承担部分审核工作,而并购重组审核的去行政化也已经纳入议事日程。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