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0日
2012年,是经济形势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内外需求不旺、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企业盈利水平下降、部分行业十分困难,经济下行压力给江西省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紧要关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及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连打刺激经济的“组合拳”,为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2012年,全省工业经济始终保持平稳增长——1至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374.7亿元,同比增长14%,高出全国平均4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30.6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利税1329.2亿元,同比增长8.6%。
把握形势、提早部署,确保工业平稳增长
经济下行的压力早在年初就初露端倪。省工信委在运行调度时发现,从年初开始,工业用电就出现负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一路下行,今年经济形势和往年不同。
工业增速减缓苗头一出现,立刻就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展开研判和分析,把握形势、统一思想、抢抓机遇、提早部署。
4月14日,第63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分析江西省一季度经济形势,明确全省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同时针对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部署。
4月18日,省委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全面分析国内形势以及江西省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市场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研判、分析的力度。
9月29日,省政府召开工业和外贸促生产保增长工作会,在总结分析基础上,敏锐地抓到江西工业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集中力量、措施和资源,建立工业和外贸运行协调机制,突出保企业、保稳定、保增长,迅速采取八大措施,全力以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当天,全省工业和外贸促生产保增长协调办公室开始办公,来自各个部门的同志通力合作,“挂图作战”,每周开例会,旬调度、月分析,加强即时调度监测和联络协调。11个省工业和外贸促生产保增长帮扶工作组迅速分赴各设区市,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面对面、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积极行动、通力合作,与企业一起攻坚克难
在当前经济运行困难的形势下,必须把保企业放在首位。
抚州市纺织企业低价棉花进口配额不足,生产成本倒挂——省发改委在10月底前派专人前往抚州了解情况,并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沟通汇报,为江西省纺织企业尽可能多地争取低价棉花进口配额,帮助降低成本。
江西联合造船公司需融资3亿元流动资金,江西高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流动资金缺口5.7亿元……一批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省金融办会同省工信委、省银监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和有关商业银行,决定将召开一次银企合作协调会,点对点、面对面地集中解决一批符合条件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问题。
咬住今年发展目标不放松,确保工业平稳增长的信心和决心,化作了各有关部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省工业和外贸促生产保增长协调办公室对20户重点工业企业和120户外贸出口重点企业进行专门调度,协调省统计局进一步做好企业入规工作,协调省电力公司保障重点企业生产用电。
省工信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国资委,共同筹资3亿元帮扶资金,由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公司负责管理和运作,实行统借统还、封闭运行,为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企业,提供专项流动资金贷款担保。
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延伸服务平台,通力合作,与企业一起攻坚克难。
紧急动员、加快步伐,打响促生产保增长攻坚战
关键时刻,各设区市围绕保企业、保稳定、保增长,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工业运行监测调度和协调,打响了工业和外贸促生产保增长攻坚战。
南昌市决定每年拿出200万元以上资金,专门用于建立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平台。赣州市组成6个产业服务团,对优势产业内的70余户重点企业进行分组帮扶。萍乡市派出百名干部下县区下企业开展帮扶。鹰潭市采取“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协调解决了兴业电子的专用变电站、上诠集团和连展科技等企业的招工与培训、百炼化工的行政审批等问题。吉安市采取财政贴息或补贴电费的方式,帮助铜加工、水泥、选矿等停产企业恢复生产……
令人欣喜的是,10月上旬,钢材、水泥、建材等产品价格开始环比上升,光伏产品价格开始止跌,部分行业用电有所好转。种种迹象显示,企稳回升在望。全省上下只要齐心协力,坚定信心,就一定能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记者 黄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