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姜艳艳 马超彦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5日
符合预期却又略低于市场寄予的厚望,既有考验之处却又不乏良好的信号——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在不同专家不同角度的解读中,成了一幅略显朦胧、不够明朗的“复苏路线图”。
8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经济运行的宏观数据。在对上述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后,市场人士纷纷表示,尽管复苏趋势未改,但数据仍低于预期。“不明朗”的数据意味着人们还不能轻易对“V”型反弹抱定想当然的态度,复苏之路仍有崎岖。“之前市场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太好,7月份的数据和市场预期之间产生了落差。”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如是说。
“股市大调整是好事,这会让未来的市场走势更加健康。但这个调整或许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会以年计。”知名经济学家华生认为。
众多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半年超常投资拉动之下,各种“人工助推”的利好已逐步兑现,从7月份开始,宏观经济复苏的真实能力将要直面挑战。
楼市:高价难以为继
现象:房地产行业在7月份继续保持高歌猛进态势,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连创新高,显然是对消费增长链条的有力拉动。全国商品房的销售承接1~6月的良好态势,表现出连续井喷式增长的势头。1至7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60.4%,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7.1%。与此同时,房价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前7个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和环比连续2个月出现上升,7月涨幅比6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但在另一方面,房价已经逼近2008年的最高价格点位附近,巅峰绝唱势必难以为继,市场大好之余未来房子谁来买成为一个大问题。
分析: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格局会继续向好。但兴业银行(601166,股吧)资深分析师鲁政委则表示,高房价将自住者“逐”出了市场,尽管同时也吸引了一些投机偏好甚至储蓄性购房者入市,但仍将导致销量出现萎缩,而这会打击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信心,房地产业通过消费和投资渠道带动宏观经济向上的作用可能趋于弱化。
“房地产行业肯定有泡沫。”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表示。局部地区房价涨幅过快过高的现象已经引发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担忧,这一定程度上会对购房者的心理产生影响。
刘煜辉认为,推高房地产行业是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无奈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未来房地产市场趋势如何,投资者还应保持一个谨慎的心态。
信贷:地量不值得悲观
现象:新增贷款数量一直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代表,但在6月份1.5万亿超常扩张之下,7月份低于预期的3559亿“地量”却让人有点出乎意料。民族证券报告更指出,大中型国有项目对天量投资“吃肉喝汤”之余,庞大的、解决就业最为集中的中小企业从此中受益不足20%。
分析:尽管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大变化,而动态微调已成事实,在操作层面的变动随时可能会发生,但票据融资到底有多大比例转化为了信贷,银行的资产结构调整情况如何,情况仍不明朗。有分析指出,如果货币流向不进行调整,中国经济的真正复苏之路将会十分漫长。
虽然谁也说不清货币流向的具体情况,但细究数据本身构成,分析人士却看出了更多“积极”因素。鲁政委针对市场认为信贷减少过大而产生的“悲观”情绪特地进行了专项分析,他表示,7月份新增贷款跌到了去年11月以来的单月最低水平,但新增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票据融资大幅下跌,中长期贷款实际并未被压缩,因此不值得担忧。鲁政委还表示,如果年内未来月份单月新增信贷回落到2000亿以内,全年信贷总量控制在8.5万亿以内,倒应该为明年经济感到庆幸——即便今年信贷大幅回落,保“8”也已无虞,而信贷量大幅控制又能为明年释放一定程度风险,经济健康运行的威胁将逐步减少。
规模以下企业:盈利不乐观
现象: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比6月份加快了0.1个百分点。但从用电量分析来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状况却不容乐观。
分析:有分析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峰或许已经过去,而未来会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内进行调整。如刘煜辉表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模巨大,其增速不可能永远维持着很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刘煜辉对工业利润的增长也表示不乐观,称工业增加值有时候和用电量的增长情况会发生矛盾。由于工业增加值只统计了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情况,而用电量统计的是全部企业的用电情况,因此“规模以下的企业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如果吸纳了70%就业人口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没有大的改观,那么未来经济形势将不会达到市场的预期。信贷方面虽然向中小企业倾斜,实际上“倾斜不下去。”苑德军表示,中小企业缺少实质性的担保,银行在无回收贷款把握的基础上很容易出现惜贷。
外贸:依靠外力的“笨熊”
现象:7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002.1亿美元,同比下降19.4%,环比增长9.6%,并且已经是连续5个月增长,外贸逐月回升趋势基本确立。
分析:外贸缓慢复苏给未来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但从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大宗商品的价格以及美元的走势看,这种增长势头未来有反复的可能。尽管苑德军认为出现反复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外贸出口不太可能再回到2003年至2007年那种高增长的状态了。”
刘煜辉判断,外贸未来的轨迹是:在维持住2006年至2007年的水平的基础上,将进入一个低速增长的阶段。而当增速调整下来后,会重新寻求一种均衡的发展水平。外贸发展需要依赖外需的提升,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步调决定了下半年中国的出口仍旧是一头依赖外力的“笨熊”。
股市:砸破3000点几率很大
现象:正是因为7月的宏观经济数据给市场描绘出了一幅前景不够明朗的图画,A股市场也随之宽幅震荡,股价上行的曲线不再流畅,机构投资者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也正发生改变,机构之间因看不懂未来走势而对估值有了困惑,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多空力量交织博弈,股市也出现了接连下挫。
分析: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股市大跌中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多是心理层面因素,“借机调整”的内在原因则是获利盘太过丰厚。
纵观全球的流动性,各国股市其实都不缺资金,前期支撑全球股指上涨的流动性并未出现逆转的迹象,资金仍旧以国债和货币资金的方式从美国流出,而且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A股市场显然脱离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势,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在前期累计获利涨幅过大的情况下,毋庸置疑资金将要撤离。刘煜辉把这次中期调整看作是一场资金短期趋势性的调整,“而如果‘国家队’也在撤退的话,那么极有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按照目前的形势,大盘跌破3000点的几率非常大。”
而经济学家华生则表示,由于上半年各种利好基本兑现,因此普涨之后7月份出现调整也是自然的事情。“今年的股市一定程度上和2007年相似——垃圾股大涨,新股狂热炒作再起,说明市场投机风盛行,出现这样的调整反而是好事,有利于未来市场的长期稳定。”华生认为,上半年股市的上涨已经充分体现了经济复苏利好,下一步上涨的余地有限,加上IPO重启以及新上市股票逐步放出的大小限、红筹回归等,市场供给将会进一步加大。华生认为,在股市已经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虽然有宏观经济复苏以及流动性依然充沛的支撑,决定了股市的下跌幅度有限,但上涨的空间也同样有限。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