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9日
晚报记者走基层 喜迎党的十八大
民生十年·百姓讲述
李向东在章贡区工商局基层工作了近30个年头,同事们评价他工作认真负责,是头“老黄牛” 。日前,在赣州市客家大道一家建材店内,记者见到了李向东,他正在调处一起消费纠纷。利用间隙,记者与他聊了起来。“10年来,我和同事的工作由重收费转为了重市场监管,监管的领域从有形的市场逐渐延伸到无形的市场,办公从使用纸和笔转为了电脑自动化……”李向东打开了话匣子。
从重收费转到重监管重服务
——工商部门“老黄牛”经历的市场之变
○蓝志刚 记者刘善盛
停征“两费”,乐了百姓
10年前,李向东在章贡区工商局南外分局上班,那时主要负责赣州市三康庙大市场、东阳山市场等4个大型市场的监管和服务。
“当时我和同事每天分散在各市场内巡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同时查处和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另外还向市场经营者征收‘两费’,也就是每个月20元至150元不等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2元一天的集贸市场管理费。”李向东回忆道,“收费工作可不轻松,对于‘两费’的征收,老百姓意见很大。”今年11月就将退休的章贡区工商局监察室干部陈建军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收费随意开票或不开票的现象时有发生,监察室干部为此忙于对收费乱象进行监督和处罚。
2008年9月1日起,全国开始统一停止征收“两费”,这项实行了20多年的收费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停收‘两费’,市场交给专业物管部门,工商人员就可以摆脱收费的压力和负担,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监管上,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李向东说,他还记得“两费”停征那天,得知消息的市场经营户们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两费”的停征也激发了当时人们的创业热情,之后的市场也变得明显活跃起来。“两费”不再收取后,李向东和同事的角色也发生了大转变,开始转而努力提高监管、服务、维权、执法能力,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从办不了案到办案能手
工商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以前,由于观念落后等原因,基层工商部门工作往往重收费轻监管,每年办理案件的数量非常少。由于办案经验不足,重视不够,那时基层工商人员大多不敢办案,甚至办不了案,偶尔办上一两个案件,执法程序也不很规范。
李向东回忆说,从2002年开始,尤其是停征“两费”之后,他和同事开始把加强业务学习作为促进角色转变的重要手段。大家除根据各自工作岗位进行自学外,还积极参加省市工商系统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班,在实践中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这期间,工商人员依法办案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002年左右,随着国家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工商队伍建设的加强,李向东所在的工商所办案开始实现零的突破。10年来,李向东办理的大案小案着实不少,成为章贡区工商系统办案维权能手。10年来,小到几分钱一张的名片,大到数百万元的房屋,只要是涉及老百姓利益的案件,李向东和同事都一视同仁,秉公执法。
如今,李向东所在的基层工商所平均每年办理案子多达25件。多年的办案经历,也让李向东和同事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众多敢办案、能办案的“维权卫士”。
“肩上的责任和担子变重了!”
10年前,李向东和身边不少同事都还是电脑盲,连完成基本的汉字输入都很难,对于网络更是一窍不通。从2002年开始,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商品交易日益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变相传销等问题也逐渐凸显。由于网络交易还是新鲜事物,当时全国基层工商部门能够办理网络相关案件的并不多。
2008年1月,李向东和同事在辖区第一次成功办理了一起网络相关的侵权案件。“那是一起消费者投诉某团购网涉嫌欺诈的案子。由于根本没有经验,当时接到案子时还有些顾虑,生怕办不好。”李向东回忆说,幸亏之前参加了相关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于是他和同事现学现用了一回,没想到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成功地为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
第一次办理网络交易侵权案件就取得成功,让李向东和同事有了信心。从那时起,50多岁的李向东认真钻研起电脑和网络技术。如今,李向东和身边不少同事已经掌握了电子商务的网络监管知识,处理起网络消费纠纷案也更加得心应手。“前不久,我们迅速依法办结了3起网络团购诈骗案,3家团购网站因主体资格不具备、虚假宣传和不公平竞争受到查处。”李向东感叹道,“10年来,从看得见的有形市场到以虚拟网络为主的无形市场,我和同事监管的范围不断拓宽,肩上的责任和担子也变得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