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今年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额已逼近8500亿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诚诚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债券成为今年上市公司融资主战场,规模已逼近8500亿,为去年同期的1.5倍。而股票市场相形见绌,年内IPO、配股、增发规模仅为3600亿。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于勇

  二级市场“股冷债热”的现象正在向一级市场加速蔓延。上证报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已逼近8500亿,为去年同期融资量的1.5倍。而股票市场则相形见绌,年内IPO、配股、增发规模仅为3600亿。债券融资规模大幅井喷,成为今年上市公司融资主战场。

  市场融资结构在变化

  “今年我们在报的项目都已经要求补交年报了,估计很多企业上市要推迟到明年了,”某证券公司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年内上市公司过会被否率很高,过去几个月中仅个位数公司上市的状况年内应该不会有很大改变。

  此外,由于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市公司股票增发之后,投资者屡屡被套,导致股票再融资难度加大,很多上市公司融资不得不转战债市。

  上证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债券融资规模已达8437.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而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首发、配股、增发融资规模为3600.75亿元,去年同期则为6669亿元。

  不过,与正在等待发行的天量规模相比,今年的发债规模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据披露,上市公司已经预案但尚未实施的计划发债规模超过9000亿,整体规模高达1.6万亿元。

  “股权融资基本不可能了,只能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从现在来看,这个趋势恐怕还会延续。债券融资已经远远超过股票融资,这说明融资结构随着市场格局而变化。”市场人士判断。

  二级市场关注信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供给量大幅增加,但市场压力并未随之走高。在资金面中性偏松,经济走势与通胀未见利空的背景下,二级市场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也相应提高。

  上证报采访多位基金经理显示,虽然对四季度债市供应量变化预期不一,但是年内利空将尽,多数基金经理包括短融、公司债在内信用债配置仍然偏向乐观。四季度,基金信用债增持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供给量不是问题,信用债资质差的我们不会买,”某基金公司信用分析师告诉记者,随着上市公司发债量加大,发债公司资质也随之下降,信用甄别的作用就更为突出,供给量提升不会带来系统性估值压力。

  该人士认为,通胀、经济走势以及资金面变化是影响债市的深层次因素,在可预期的将来,债市暂无太多利空。可资佐证的是,6、7月份城投债供应量急剧放量,但是也未影响城投债价格上涨。

  某券商行业分析师的观点也与此“如出一辙”,他预计,四季度债券票息价值将取代交易价值成为主要债券收入,高票息的交易所公司债等券种仍为机构所青睐。

(上海证券报)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