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金秋十月,走进宁都县,比丰收美景更令人欣喜的是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场景:99个集中安置点上,一张张新村鸟瞰图绘出乡村发展蓝图,一幢幢新房渐渐“长高”,新砌起的墙上,许多群众自发挂起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大幅标语。刚刚告别居住了50多年的土坯房,固厚乡楂源村东排组70多岁的村民柯坤森激动地说:“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我家建起了新房,以后刮风下雨都不怕了。”宁都县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开局的第一件大事来抓,力促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成为群众满意工程。10月上旬,该县组织群众对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进行了开放式测评,综合满意率达到99%。
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建设秀美乡村,规划是前提。该县坚持全县一盘棋,打破乡村地域、行政界限,综合交通、产业、就业等因素,聘请省内外专家,注重地域风貌特色的营造、整体环境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高标准、高起点规划了黄陂、石上等99个集中安置新村,推行统筹建设廉价房、农民工公寓,规划乡镇安置小区,鼓励农户统建、自建新房等5种安置模式。肖田乡人口不足1万,地广人稀,该乡在圩镇附近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全乡81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户迁入统一规划设计、配套设施完善的花园式小区。
为控制建房成本,该县一方面在税费等方面出台减免政策,积极引导新增一批钢材、水泥经销点,并鼓励红砖生产企业扩大产能,保障红砖供给。另一方面加大建材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同时,引导各村德高望重的老党支部书记、老干部、乡村能人等,成立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理事会,采取统一拆迁、统一宅基地分配、统一建筑材料采购、统一聘请施工队伍、分户结算的办法,发动亲属帮扶、邻居帮建,以规模效应降低改造成本。
针对该县6750户“两红”人员和革命烈士遗属、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等人员生活困难、经济条件差、自我改造能力弱的情况,该县采取优先改造的方式,组织各驻村“三送”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扶内容包括政策宣讲、规范运作、旧房拆除、规划选址、资金筹集、质量把关、建房物资供应、新房验收等8项内容,确保他们“拆得动、建得起、住得下”。(廖海峰 特约记者许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