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4日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昌市全面启动了“山江湖”综合开发,“揽梅岭入城、跨赣江繁荣、临鄱湖发展”的战略规划,为湾里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篇章。
6月27日,南昌市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发出“动员令”,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打造核心增长极。给湾里再一次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湾里区委书记周林说,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担当的责任感、奋力比拼的荣誉感,在推进“四区”建设、统筹各项发展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特色发展,紧紧围绕“城市中央休闲区”的功能定位,加快建设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新引擎”。
湾里区加强旅游公路沿线立面改造。
湾里翠园公园。
发挥独特优势 加快打造休闲旅游综合体
湾里区地处南昌市西北部,距红谷滩中心区10公里,有红湾大道、昌湾大道、云湾大道3条城市主干道路与主城区相连,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非常便捷。
湾里区全境238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70余平方公里,有200多种动物和2000多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达73.2%,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平均含量8000个、是南昌市区的8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1993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湾里区境内的梅岭风景区,200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有洪崖丹井、狮子峰、洗药湖等8大景点和100多处自然、人文景观,有大小99座山峰和50多个湖泊,有全国罕见的绵延数公里的峡谷水碓瀑布群,有翠岩寺、天宁寺、法藏寺等8处宗教寺院,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湾里区旅游业发展由来已久,区内现有宾馆、酒店20余家,有“农家乐”经营户160余家,2011年全区接待旅客1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亿元。
……
这些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决定了湾里区独特的发展定位——建设休闲旅游综合体。
所谓旅游综合体,是指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以互动发展的综合休闲项目、度假酒店集群、休闲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的旅游休闲聚集区。湾里区优良的生态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显然非常适宜打造以生态休闲为主体的旅游综合体,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度假养生、运动体验、会议商务、乡村旅游等旅游业态,努力成为南昌市民休闲度假的集中区、省市会议商务活动的重点区、省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综合体不是多种功能的简单撮合,而是要整合区域内的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凸现放大比较优势。”湾里区委书记周林说,该区身兼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打造梅岭休闲旅游综合体,对于促进湾里区的保护与开发,丰富和完善南昌城市功能,加快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有序、集约地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不仅有利于促进湾里区的生态保护与有效开发,也可使之成为风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范例。
南昌的市民缺乏功能较全、品质较高、离家较近、花费较少的休闲度假基地,许多市民节假日只能到周边城市去度假休闲。湾里区打造休闲旅游综合体,将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南昌城市功能。
依托项目建设 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为了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湾里区还通过招引新项目,加速休闲旅游综合体打造。
湾里区在招引新项目方面成绩显著。江西辰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整体开发的磨盘山生态旅游文化居住项目,江西金三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湾里区太平镇打造一个集葡萄酒窖藏、酒文化展示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中澳葡萄酒庄园”。江南赣派明清古建筑博览园以赣派明清古建筑为载体,打造集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商务办公、艺术创作等融赣鄱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影视、名人、名企基地。
今年,湾里区将以招贤中路旧城改造为契机,扮靓景区门户,以新的旅游吸引推动梅岭旅游的快速成长,加快推进旅游新城区建设。同时梅岭还会推出生态游、运动游、乡村游、遗迹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开展春季“赏花节”、夏季“清凉节”、秋季“登高节”、冬季“踏雪节”等节会活动,继续发行“梅岭旅游年卡”,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梅岭旅游休闲。
走低碳道路 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名片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昌市已连续承办了第一、第二届“世界低碳大会”,并按照《南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从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向示范城市迈进。如何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国际国内都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探索低碳城市发展道路,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走低碳发展道路的湾里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但是要成为南昌建设国家低碳示范城市的排头兵,还需要得到省、市的全力支持,把湾里的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示范层面,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举措逐一列出。产业行动,全力支持湾里调整结构,发展旅游、动漫、生物制药以及文化艺术等新兴产业;能源行动,支持湾里在城市建设中推广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支持湾里新建的市政路灯一律采用太阳能路灯,城区引进天然气,农村推广沼气利用技术等等;技术行动,全力给予湾里低碳技术支持和人才输送、培养;社会行动,普及低碳理念、推进建筑节能、发展低碳交通,不断推进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示范行动,建立3个示范体验区,即:低碳城市示范体验区、低碳乡村示范体验区、低碳森林示范体验区;合作行动,用好国际资源,加大与国际合作。同时,支持湾里区参加国际低碳项目合作,引进国际技术和资金支持,把湾里区的低碳城市建设纳入更高层面,真正使湾里区成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重要一极。
文/图 程婷 记者陈艳伟 实习生熊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