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4日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技部的关心指导下,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科技工作方针,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型江西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新突破。
最早提出做大做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09年,我省创造性地在全省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最早在全国提出做大做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制订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产业链延伸规划。
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三年来,在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2011年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8亿元,同比增长41.1%,占全省工业收入的46.2%。其中:光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列全国第2位;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初步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资源优势加速转化,电池级碳酸锂销量占全国1/3;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30万吨,亚洲最大;玻璃纤维纱产量居全国第5位;食品产业突破千亿元大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列全国第2位,有机食品品种数量列全国第4位。
投入近30亿元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2006年以来,我省共投入国家、省级科技经费近30亿元,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1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423项,是“十五”期间的3倍。同时,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实施了重大战略产品科技创新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11类重大科技工程和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大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力度。
在科技支撑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方面,通过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工程,争取国家科技项目资金10亿余元并统筹80%省级经费,实施了一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高水平科技项目。
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上升4位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截至2011年底,我省有各类科研和技术机构612个,比“十五”期末增加约200个。我省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70余万,其中专职从事科技研发人员10.2万人,有“两院”院士4位,“千人计划”5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29人,长江学者、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
2006年至2011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由第22位前移至第18位,跃升4位;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3171件、1536件增至2011年的9674件、5550件,分别增长305%和361%,增幅居全国第8位;全省新产品年开发能力从200项左右提高到581项,增长289%;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由11个增至23个,覆盖面23%。
■记者潘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