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东方网:从“敬业度调查”中读懂什么?

来源:东方网    作者:彭爱珍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9日

    日前举行的“2012江苏人力资源服务高峰论坛”上,南京市总工会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年轻职工敬业度更高。具体来说,敬业度最高的是16~30岁的年龄组,41~50岁的中年组在敬业度方面的得分最低。按企业类型排序,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员工的敬业度较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敬业度最低。(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眼下,经济不景气,很多职场人士都感到很大的压力,能否守住自己手中饭碗,现在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摩托罗拉在中国的裁员风暴,更是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到职场的“高处不胜寒”。笔者在想,越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把敬业度上升一个层面来进行讨论,越是很有必要。

  首先,年轻人为啥比年纪大的人敬业度高?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年轻人性情浮躁,喜欢跳槽,他们怎么会“最敬业”呢?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需要纠偏。

  “做一行,爱一行。”可以说,这是很多人在从事第一份工作开始,就被灌输的职业教育思想。客观地说,很多人在工作伊始,也表现了很大的干劲,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誓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事实也证明,很多企业的创新性成果也是年轻人获得的。

  但是,时间也是消磨人意志的一把利器。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也就随之降低。所以,在坊间,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做一行,怨一行。”比如,笔者有一位朋友今年50岁,在车间里做生产调度。他说,“干了几十年的车间调度了,每天的工作太烦了,大事小事都要你来管。真想早点退休!”长时间从事某一项工作,因为工作繁琐,使自己产生烦躁的情绪,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不抱有多大的希望,每天得过且过“混日子”。可以说,这样的想法在当今的职场很有代表性。所以,如何改变41~50岁职场人群中“最不敬业”的困境,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也是一门智慧和学问。

  其次,为啥国企员工“最不敬业”?国企员工“最不敬业”,确实让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比如,他们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薪酬和完善的福利待遇,让我们很多人都羡慕不已。有道是,有付出就有回报。可是,对于国企员工来说,他们只想“回报”,对工作的“不敬业”,确实深深刺激了我们社会敏感的神经。可见,要想改变这样的一种尴尬局面,还是要打破国有企业一种僵化的考评体系,让制度考核“活”起来,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歌德说,“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可见,把工作当做一种乐趣,离不开高度的敬业精神。所以,不管怎么说,在笔者看来,把自己的事做好是当务之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敬业精神牢牢hold住也是做人的一种品质和风范。

分享: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