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本报讯(记者邱玥)我省把农村贫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建扶贫示范基地,发展扶贫生产项目,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农村贫困残疾人口大幅减少。新世纪前十年,近4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生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家庭收入稳步增加。
有数据显示,我省农村贫困残疾人数超过了112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40%左右。我省以落实“三保一救”为重点,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救助广覆盖,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25.66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5.37万名农村残疾人享受到其他救助与救济。同时,我省积极创建扶贫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扶贫生产项目,依靠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选择既符合金融政策,能带动更多残疾人脱贫的“公司+农户”项目,创造条件帮扶贫困残疾人落实康复扶贫贷款,增加收入。据统计,十年间,累计争取国家康复扶贫贷款4.15亿元,为贫困残疾人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扶持农村残疾人种养业扶贫示范基地128个,安置1491名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业,辐射3574个农村残疾人家庭创业,带动了4.55万名残疾人脱贫。此外,我省各级残联以扶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为抓手,以社会化培训为重点,采取“残联买单、残疾人免费”的方式,开展电脑、缝纫、盲人按摩、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种植养殖技术等多种培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稳步提升。为开辟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新路径,我省还选聘55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