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美国国债:中国今后是减持还是增持

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张娟    作者:张娟  作者:张娟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1日

  近日,中国连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动作突然停止,这也是我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过去几天,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大型新兴经济体先后宣布,将考虑购买IMF发行的债券。俄罗斯和巴西则公开表示,为了腾出资金购买IMF债券,将考虑削减本国外储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的比重。

 

  据悉,在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传来消息,中国愿在安全、收益合理的范围内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IMF发行的新债券。据了解,IMF至少需要筹集5000亿美元资金。

 

  分析人士认为,减持本身体现了在美元贬值背景下,政府或机构对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谨慎心理。

 

  就中国等国家减持美国国债现象市场盛传这将会成为一种趋势,毕竟美元现在处于弱势状态,持有美国国债更是存在极大地风险。美国所采取的刺激经济计划,正在令美元一步步滑向贬值通道。美元如果贬值,中国的1.9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否陷入缩水困境,这已成为市场无法躲避的话题。

 

  对于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来说,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正在成为它们的战略选择。不过,目前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在于,除了美国国债,是否还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综合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国债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渠道。在现阶段,不管从官方意愿还是民间分析来看,主要经济体都不大可能大规模抛售美元资产,因为这也会影响到持有国的利益。相反,更多人认为,类似购买IMF债券的举动,是为了帮助进一步全球摆脱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发挥新兴经济体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俄央行官员已表示,俄罗斯不会立即出售美国国债,而是会等到债券到期,再逐渐替换成其他资产。巴西财长则强调,虽然巴西向IMF提供贷款将以购买IMF债券的形式进行,但巴西并没有在存心打压美元。中国官员也多次表示,“金砖四国”并不是要抛弃美元,这样的提法不现实。

 

  尽管此次是一年多以来中国首次减持美国国债,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的减持只是一个短期的行为,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趋势仍然十分明显。

 

  对于市场关于中国开始走向减持美国国债道路的担心,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认为不可能发生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没有人接盘。这么大的盘,谁去买?这里有个价格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金融专家谭雅玲表示,“减持不一定是官方行为,也有可能是机构在减持。与目前的7000多亿美元美国国债相比,40多亿美元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可以视作正常的波动。”

 

  对于美债券,中方今后是减持还是增持?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近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关于中国的外汇储备,我们一贯本着“安全、流动、保值”的原则,根据中国自身的需要来经营。至于买多少,什么时候买,都要本着上述原则决定。

 

  相比于减持行为本身,中国需要寻找“治本”之策来破解美元贬值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邹平座表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应当建立以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储备体系;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过多的外汇储备面临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外汇储备应当有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应当遵循风险分散的原则。

 

  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认为,从规避风险的角度看,中国对于持有美国国债应该采取更灵活的态度。但是究竟能够多灵活并不仅仅取决于意愿,还取决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本身的设计以及国内外金融和实体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给定的外汇储备资产规模下,可以通过购买一些战略物资储备,向能源国、矿产国投资,购买美国一些金融机构的股权、企业债等方式减少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分享:

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张娟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