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们认为,在滞涨预期压力下政策将如何应对,将是解析管理层政策调整方向的重点。
实际上,当前一方面由于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资产和资源品价格高涨,但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传统产业需求持续萎缩。这样背景下,各国尤其是国内政府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调整应对策略,以避免经济复苏的步伐就此夭亡。
一、坚持扩张性政策
首先,当前的政策方向已不可能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确保政策执行力度和执行方向,始终是宏观面确定不移的方向。温总理前几日所强调的继续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及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实质就是指出当前的政策已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因此,在此基本确定了继续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方向,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政策方向的执行力度不会缩减。
而我们尤其要关注财政投资的力度将可能继续维持,这是由于财政投资在目前社会投资相对疲软阶段,可以最大效果的拉动下游市场需求,从而确保需求增长,反而能够有效的遏制宏观经济陷入滞涨的不利局面。并虽然当前财政减收对扩张性财政政策有一定压力,但从根本上而言如经济不能复苏,财政收入从根本上受到的冲击更严重。
从长远而言,继续维持适当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将重点倾向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可行策略。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在实施扩张财政投资和货币政策同时,大力推进中西部发展,加速新经济发展则是接下来财政政策的主要方向。我们看到,在十六日的政协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要视形势丰富一揽子复苏经济的计划,并重点提到内需和新经济发展从而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这意味着和之前4万亿投资不同的是,此次管理层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执行的方向将有所调整。有别于之前全面铺开的基础建设,中西部发展以及新经济,将是接下来财政倾斜的重要方面。
这是由于基建投资显然难以持续,并且有可能制造过剩产能之嫌。但加大中部地区的发展力度,及推动新经济模式发展,则可以有效打造持续的新经济增长需求。在地域上而言,对中部地区进行政策性倾斜,推动其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经济复苏的意义更重大。
三、资本市场稳定仍是政策方向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万隆证券网认为维持市场稳定是当前主基调,但控制市场上涨速度,维持慢牛形态也更符合管理层和各方面的意愿。
首先,当前经济复苏并非一蹴而就,市场疯涨上涨制造的价格泡沫可能给经济复苏带来负面影响和动荡,也是管理层在应对资本市场格局时应考虑的方面。因此,在双宽松的定调下,一个相对温和的市场是可以接受的,这赋予了繁荣和稳定市场的新命题。
其次,大量国企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并非一朝一夕可实现,这需要市场的持续发展来支撑。而一个快速上涨或下跌市场,都不符合这一根本目标,慢牛也符合有关部门的根本利益。
从目前来看,09年市场开始进入到大股东市值管理阶段,而为保证国资利益的最终实现,维持一个持续慢牛的形态,从而最终确保10年国资整合和市值管理目标实现,也应是政策目标的题中应有之意。
因此在宽松的政策环境背景下,我们仍然看好市场的长期前景。而就主线而言,符合政策方向的中部崛起及新经济主题,依然是我们发掘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