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0日
尹中立
从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发展历史看,股价泡沫化现象经常出现,但股价泡沫化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但中国的股票市场价格一直高于理论上合理的标准,也高于国际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中国股票市场一直存在泡沫。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投资者更关心的是:股市泡沫还会一直存在吗?中国股市泡沫什么时候破灭?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不仅可以对市场建设具有参考意义,对投资决策同样很有意义。
产生股市泡沫的一般规律
一般而言,投资者在乐观气氛的感染下才使股价保持持续上涨,从而产生高估值(或股市泡沫)现象。从美国的历史来看,当新的技术革命推动经济景气回升的过程中,投资者很容易产生过分乐观的市场预期,于是产生股市泡沫。
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股市的月均市盈率(扣除通胀因素)为15.08倍,一共出现了四次市盈率高峰,分别是1901年的25倍,1929年的30倍,1966年的23倍,2000年45倍。这四次市盈率高峰的出现与上一个世纪的四次大的技术进步完全一致。
在美国过去的100年时间里,出现了四次这样的循环:新的技术革命导致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乐观→股市上涨→“新经济”的论述出现→刺激股市继续上涨→股市泡沫破灭。这与传统的金融理论关于金融危机的解释模型(如明斯基模型)是完全一致的。
股市产生泡沫的另外一种常见因素是货币条件过于宽松。货币当局主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大量的资金流入本国都可能导致市场上资金泛滥,出现流动性过剩。当市场出现“钱多”现象时,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是容易理解的。
从金融发展的历史看,18世纪初法国的“密西西比河泡沫事件”就是宽松货币政策下出现股市价格泡沫的经典案例,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资产价格泡沫与国际资本流动也有较大的关系。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