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可怕的高盛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孙斌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8日

  "高盛政府"--这是美国媒体对高盛集团公司(Goldman Sachs)的新称呼。

  专栏作家与政治评论家戴维·布鲁克斯在《纽约时报》评论说:"在过去数年中,高盛已经接管了大部分美国联邦政府。在未来数年中,他们可能接管整个美国。"这并非危言耸听。在全球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中,掌握着美元发行权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无疑最有影响力,高盛则是美联储最大股东之一。

  当曾经显赫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公司、美联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一个个倒下时,高盛仍然健康地活在华尔街上,并将其1999年上市以来从未亏损的纪录保持到了200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

  2008年9月21日,高盛得到美联储批准,由投资银行变身为银行控股公司。或许我们不用怀疑,在未来的北京,可以看到高盛的自动取款机。

  高盛如何造就出历史最成功的金融公司?又如何操纵着美国经济,左右雷曼兄弟破产,炒作国际石油价格,甚至影响中国改革?

  《揭秘高盛》或许都能找出答案。

  可以不信,但不能不听

  2008年7月,高盛在美国政府的台前人物一个是小布什白宫的大内总管乔舒亚?博尔顿;一个是小布什的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

  保尔森的话让雷曼兄弟破产,也是他的话让贝尔斯登、美国国际集团死里逃生。

  2008年,就在高盛喊石油供应的严重不足将导致200美元油价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雷曼兄弟公司曾唱反调说,油价泡沫即将结束。同年4月24日,雷曼兄弟首席石油战略师沃尔德伦对媒体说,"石油供应超过需求增长。今年年初以来,石油存货一直在增加。"2008年9月,在保尔森拒绝救援后,与高盛能源分析师唱反调的雷曼兄弟不得不接受破产命运,虽然华尔街绝大部分人认为,美国财政部可以而且应该救助雷曼兄弟。美国新泽西州州长考塞认为,他看不出保尔森救了贝尔斯登,让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然后又救了美国国际集团的内在逻辑。

  也许这一内在逻辑是在高盛说话的时候,雷曼兄弟公司不仅不信,而且不听。

  自从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在美国联邦政府就应对危机的决策与处理中,高盛的身影几乎无所不在--几乎所有的决策都由前高盛CEO保尔森及其他高盛高管出身的财政官员制定并实施,虽然对于金融危机的发生,高盛至少与其他公司一样难辞其咎。

  有评论认为,高盛出身的人通过帮助小布什政府清理千疮百孔的华尔街,而将美国联邦政府变成"高盛所治、高盛所享"的政府。

  对于高盛而言,运用它的影响力而将政治与金融融合在一起,绝非偶然。

  渗透中国,收获史上最大单

  1994年,在全球以协助各国政府进行私有化出名的高盛来到中国。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国有企业通过高盛在海外市场以发行股票的方式而进行的股份化资产总额,超过通过其他国际投资银行发行股票而私有化的资产总额。中国公司在海外进行的重大股份化中,几乎都是在高盛帮助下进行的,包括1997年中移动IPO、2000年中石油IPO以及此后的中国银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等。

  高盛深知中国的国有企业需要钱,需要把自己卖掉,于是以低廉的价格把中国国有企业一个个地卖到海外,而这些被高盛廉价出售的中国国有企业,也对居然有外国人愿意买下自己兴奋不已。中石油让"股神"巴菲特净赚30亿美元,而反观国内不知道有多少人被中石油的股票拖累至今。

  在中国的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高盛是国有商业银行证券发行的主承销商之一。然而,承销等服务费不过是高盛等在中国银行业改革中获得的很小部分利益,更大利益却在于通过改制上市,很容易就可以收购中国国有银行的股份。

  高盛在中国工商银行的25.8亿美元的投资,一年时间获利40亿美元,这是高盛自创立的130多年历史上,单项投资获得的最高利润。工行以最优惠的代价引进高盛,希望从其身上获得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改善公司治理。不知道工行又学到了什么?

  从石油到养猪,高盛无处不在

  在"忽悠"人民币升值的同时,高盛开始在中国"养猪"。尽管高盛出面予以否认,但高盛已先后收购中国两家最大的肉制品集团公司的股份--双汇集团和雨润集团。

  高盛绝不可能真的去养猪,而是要收购整条产业链。当能源、金融、矿产、电信等领域对外资保持高度警惕时,农业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开放态度,对外资几乎不设防的中国农业及食品产业链,正在为国际资本创造一次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除隐形的农业大鳄外,高盛还是隐形的房地产大鳄。在高盛与华融和长城两家资产管理公司签署的近百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协议中,其中约50%属于地产不良资产,仅凭这一已经到手的资源,高盛就可以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出举足轻重的声音。

  高盛最擅长的"黑嘴"是能源。在国际能源市场,高盛是最主要的炒家之一。200美元,是这位国际炒家给出的石油预测价格。当中国石油进口越来越贵,消费者抱怨中石油和中石化外,高盛似乎也难逃其责。

  在高盛一路看多石油价格的同时,又将金融衍生产品销给国内企业,从中航油到东航、国航以及深南电等,对赌协议的背后总有高盛的身影。虽然,国内企业明知输钱只是小概率事件,但当庞大资金影响石油价格和供应时,小概率事件往往会发生。

  在上述领域中,高盛作风相对隐蔽。而对西部矿业的直接投资,让投资者看清了高盛的手段。2006年7月通过收购西部矿业前股东3205万股股权,高盛赶在其上市前夜跻身该公司股东,一年后,昔日的这笔9600万元投资,变成了70多亿元。

  现在,高盛手中的还有口子窖酒业25%股权;浙江红狮集团(国家12家重点水泥企业之一)25%股权;以及1亿美元入股中国最大太阳能企业--皇明太阳能集团。

  在"绑架"了美国政府后,高盛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分享:

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