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8日
全省大部分县(市、区)都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引擎”。
走出去,引进来,2011年全省引进外资60.59亿美元,年均增长31.3%。
编者按
2011年,江西国内生产总值11583.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884元,均为10年前的5倍;
2011年,江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20亿元,是10年前的12倍;
2011年,江西财政总收入1645亿元,是10年前的7倍……
翻开省统计局的统计年鉴,一条条昂扬向上的数据曲线,勾画出10年来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发展轨迹。一串串耀眼的数字背后,是一条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镇新型化、城乡生态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立起一系列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机制,引导地方政府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以科技和低碳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省加速崛起。全省目前组织推进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中,八成以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的结构正在改变。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长期的“吃饭财政”实现向“发展财政”的历史性转变。
招商引资盘活总量,招大引强做大增量,推动工业园区加速腾飞,促进县域经济高速发展。近3年来,全省累计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281个,签约总金额1250.42亿元,每年增速超过30%。已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46家,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旅游业、农业、基础设施、金融、现代服务业和商业等。
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10年来,我省实施一系列保增长、稳出口、扩进口的促进措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外贸出口总量从全国排名20多位跃升至第12位,“江西制造”遍布全球。
与此同时,我省农业也在悄然崛起。全省各地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成长,农业产业链建设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创新活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民增收实现“八连快”。农业产业结构由以粮为主转变为粮经协调发展,在全省农业总产值结构中,牧、副、渔、林四业产值已超过种植业产值,畜牧、水产、水果等“菜篮子”产量均比前5年增长2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主要模式。
如今,省委、省政府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未来——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大力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从北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昂起龙头,到南面原中央苏区振兴意见推进实施,再到东西向沿沪昆铁路线展开双翼……目标越来越清晰,任务越来越明确。赣鄱大地成为一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热土。
放眼赣鄱大地,基础更扎实,支撑更有力,势能正集聚,潜能正释放,江西已站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新起点上,展现在眼前的,是可以预见的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