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9日
今日,记者从江西省商务厅获悉,近年来,江西电子口岸建设坚持“扩大出口、服务企业、降低成本、便利监管、促进发展”工作方针,认真搭建实体平台,积极开发应用系统,全面推广服务企业,经过五年的规划建设和不懈努力,顺利实现了“三个率先,一个大幅减低”,为提升我省企业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提高大通关效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中西部及全国实现了“三个率先”
“三个率先”是: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建成电子口岸实体平台,2008年11月,江西电子口岸硬件网络信息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开发完成了大通关信息平台,涵盖海关、检验检疫、外贸、口岸等的大通关信息平台已安全平稳运行三年多;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加工贸易联网运行,2011年12月16日,江西电子口岸加工贸易商务与海关联网系统正式运行。 四是大幅降低了企业的商务成本。据统计,江西电子口岸平台每联网接入一个口岸(作业区、监管区等),管理成本同比下降25%,工作效率提高近50%,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全省在建口岸实现“电子化”全覆盖
据悉,江西电子口岸即将出台省电子口岸建设十二五规划,将在电子口岸功能、性能两方面加于改进。同时,在系统开发和推广上下功夫,加快正在开发的九江大通关、高安大通关等应用系统的开发进度,力争早日完成开发、早日投入使用、早日发挥效益。加大电子口岸的宣传推广力度,逐步把电子口岸覆盖到全省已建的口岸、口岸作业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为全省进出口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与此同时,该省将积极争取国家试点项目在江西落户,如海关与检验检疫之间“一次录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项目,深化与沿海电子口岸的合作,积极开发满足我省企业需要的铁海联运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