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秦丽萍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5日
秦丽萍
[ 担保业此前对银行的依赖太大,致使银行一旦“断粮”,担保公司自身就可能陷入灭顶之灾 ]
“去年一个会场上开会的融资担保公司有30多家,但今年开会时只有四五家。”近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下称“中博会”)上,广东一家融资担保公司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受华鼎担保事件影响,今年融资担保公司的日子相当难熬。他手指着参展的5家担保公司说:“目前佛山市就只有这几家融资担保公司还能与银行合作。”
当此困局,多位受访的担保业人士均称当前是担保业的“寒冬”,并一致预测这个寒冬至少将持续至明年年末。而如何转型新业务,以填补融资担保业务的急剧萎缩,是很多担保公司目前正在研究和实践的事。
“寒冬”来袭
上述人士供职于一家成立近10年的大型融资担保公司。在他眼里,这种成立时间久的融资担保公司由于有较强的客户基础,还能扛住压力慢慢熬过担保行业这个“寒冬”。但从他的讲述中,已可见今年担保业的惨淡程度。
“今年我们已主动调低任务目标,因为目前业务量已经萎缩了20%。”
在广东一家成立了8年的融资担保公司,一位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该市有6家融资担保公司,他所在的是最早成立的一家,工商银行是其主要合作银行,去年银行对其总授信额度15亿元中,工行占10亿元。但目前工行停止与其合作,该公司只剩下5亿元的授信额度。“今年利润可能下滑一半。”
而那些成立只有两三年、老客户基础薄弱,甚至因成立时间短而从未踏进银行合作门槛的融资担保公司,就更加举步维艰,有些已经减员或实质性歇业。
究其原因,最大的因素在于“华鼎事件”使得整体行业风险提升,并致使银行提高与担保公司的合作门槛。此外,今年经济下行使企业信贷需求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珠海一家担保公司人士在受访时表示,目前珠海有13家融资担保公司,其中2/3的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量明显萎缩,另外1/3业务量有所萎缩,“都感觉举步维艰。”
广东信用担保协会此前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担保业新增担保额约590亿元,同比下降近两成。该协会近期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的担保公司总体业务量下降了约25%~30%。
寻求业务转型
于是,风险控制成为今年多家担保公司的头等大事。
“我们公司开会,老总都说今年宁肯少做业务或不做,也不能出问题。”上述广东一家大型融资担保公司人士称,今年该公司更注重存量客户的业务,对新客户非常谨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