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5日
本报南昌讯(记者余红举通讯员罗平)南昌市经济快速发展,却存在“招工难、就业难”两种互为矛盾现象。9月23日,记者从南昌市政协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供给课题组了解到,随着南昌市劳动力供给减速增长,到2020年劳动力供应缺口将达61.1万人,缺口率达15%,劳动力缺口可能越来越大,并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南昌、进贤、新建、安义4县加高新、经开、桑海3区累计缺工达到22860人。值得关注的是,有36.1%的企业因缺工导致企业开工率不足。缺工行业集中在电子、机械制造、软件、服装、医药、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工量最大的岗位为生产操作人员和技术工人。
调查结果显示,作为当前务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城镇青年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欠缺,不愿从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的行业岗位;同时,思想活跃,个性强,职业流动率高,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此外,向外心理明显,即使在待遇相同的情况下,更乐于到外省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就业。据初步了解,2012年,我省25.3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其中72%的选择在外务工。
与此同时,工资待遇不高导致“孔雀东南飞”,2011年,南昌市企业一线员工的薪酬月平均为1735元,纵向比虽有所提高,但横向比差距仍然很大,比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约低20%左右,与沿海地区的2500-3000元相差更大。据介绍,目前能够为员工交纳“五险一金”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这方面落实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