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月20日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0.5个百分点,2010年至今已连续7次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备受影响,春节前银行纷纷出招揽储,高息揽储也再度露头。
再现“定存有礼”
27日上午,经济导报记者在位于济南环山路口的某国有银行,看到不少前来办理业务的人正围在该行的信息栏看一则信息。这则信息并不起眼,但内容却颇具含“金”量。该信息称,春节来临之际,为回馈客户,工行推出定存3月有礼活动,定存5万元以上,可获赠限量版世博纪念币;定存10万元以上,可获赠高档水晶双层口杯;定存20万元以上,可获赠高级美甲套装;定存50万元以上,可获赠价值200元的高档铁观音礼盒;多存多赠,另有大额可面议;同时开通个人全部网上银行业务者免费获得价值78元的U 盾一个及世博会纪念币等。该行大堂经理对一些咨询者解释说,定存有礼时间很短,主要是为了回馈老客户才推出的活动,机会难得,节前就结束。有意愿的客户要抓紧时间办理。而在相距不远的另外几家商业银行,基本上也都推出了存款送礼活动。
超短期理财产品变相揽储
此外,为了揽储,各银行也借春节长假争相向市场推出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一家比一家高。据导报记者了解,工行专门针对高端客户推出的24天期理财产品,投资门槛50万元,收益率高达4.2%,已经高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交行推出的8天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达3.5%。兴业银行新春假日版理财产品,期限8天,年化收益率达3.58%。
“由于储蓄压力大,不少银行在春节前变着花样揽储,打政策的‘擦边球’,存款送礼、送积分等是银行普遍采取的方式。”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李先生对导报记者透露,每到春节前,面对巨大的储蓄压力和监管部门的查处,很多银行一般在个人业务上不会明目张胆地以存款送礼、积分返现等方式拉客户,但在对公业务上,为了完成存款任务,与重要企业以及大客户之间进行节前拜访、赠送礼物、给予存款返点费等,已是业内的潜规则了。
李先生表示,银行春节短期理财产品只是一个噱头,实质上的目标,是要通过发行理财产品争取投资者手中的资金,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的存贷比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银行获取中间业务收入。“20日,1月份信贷已经达到了1.1万亿元。资金面紧张,再加上监管层对存贷比的要求不断收紧,银行存款普遍有压力。”李先生说。
据了解,为防止流动性紧张情况下银行违规揽储、冲时点等问题,银监会近日再度强调要推动建立月度日均存贷款的统计制度,加强资产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稳定性的管理,并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现金流预测和限额管理,适时开展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即对银行的存贷考核方式从原先年末时点考核方式,变成月初和月末都要上报存贷比。
李先生说,通过发行假期短期银行理财产品,银行沉淀资金多一些,实际上日均存贷比会有一个提升。“节假日推出理财产品还是为了吸引客户,赚取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短期、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客户回报很高,期限短又灵活。特别是在加息周期当中,客户不太愿意接受期限比较长的产品,短期产品则比较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