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过度投资冲击回报率 企业三角债恶化银行资产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9日

    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执行所长黄俊立,18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对目前企业债务可能会转化成银行的不良资产表示了担忧。他认为,之前过度的投资已经对投资回报率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当GDP增长放缓至7.6%的时候,这一现象尤为明显。这导致了企业间的“三角债务”,即若干家公司互相之间都欠有债务的情况。

    从公布完毕的银行中报来看,这种担心并不多余。截至6月末,16家上市银行逾期贷款总额超过43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900亿元。尽管各银行报告的细节有所不同,但几乎所有主要银行都报告不良贷款小幅增长,同时逾期贷款增长的幅度还要大得多。

    “银行投放给企业的贷款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在货币政策紧缩时,银行却把收贷和防范风险的重点都放到了企业身上。最终,企业只能逾期不还或难以筹集资金偿还。”黄俊立分析,“企业还不上债,就会转化成银行的不良资产。不过,银行最懂得项目的风险,企业债务成为不良贷款的主要推手,是不能只从企业身上找原因的。”

    企业间的“三角债务”是怎样形成的?黄俊立说,“由于信贷资金的大量投放,带来了价格的快速上涨,企业的成本快速上升,效益急剧下降,形成了‘两头挤压’,企业自然要另寻出路。”

    但是向银行借贷又无异于找死,于是,那些先源于正规银行的信用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再随着自身的发展增强对体外资金的吸引力从而繁荣的非银行运营金融机构——“影子银行”,成了企业的香饽饽。

    “我们现在允许企业之间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出借闲散资金,但是这种影子银行有的是合法的,有的是违法的。大企业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可是它们能够借到钱,小企业要持续运营却缺钱,这个时候,银行的信贷资金就可能通过大企业流向民间借贷市场,从而形成所谓的‘三角债务’。这虽然违规,但的确存在。”黄俊立说。

分享:

来源: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