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中小企集合票据受追捧 银行抢食承销业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6日

  杨斯媛

  作为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工具之一,集合票据自2009年末开闸以来受到中小企业的追捧。商业银行则主动适应,积极推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承销业务,并借此拓展中小企业业务。

  不过,由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在银行间市场的规模较小,且评级相对较低,其流动性仍然较弱。

  填补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缺口

  北京银行昨日表示,该行于2010年12月27日成功承销了上海嘉定区2010年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募集资金总额1亿元,这是上海地区2010年申请注册并成功发行的唯一一单集合票据,也是嘉定区中小企业首次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亮相。

  今年1月19日,上海杨浦中小企业2011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正式发行,由上海银行主承销,募集资金3.3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5.4%。

  集合票据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具,于2009年11月正式推出,按照“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的方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表示,与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相比,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进行直接融资的效率高、成本低,且方式更为灵活,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集合票据的融资方式填补了中小企业的长期资金融资缺口。某城商行中小企业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一般而言,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期限较短,不超过1年,而通过发行集合票据企业可募集到1~3年的中长期资金。此外,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的利率一般都是基准利率上浮,而发行票据则主要承担发行价格和承销费、担保费、律师费等中介费用。

  规模小且流动性较弱

  虽然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登陆中国银行间市场仅一年多时间,但这种直接融资方式受到了中小企业的追捧。2010年,全国共发行了18只集合票据,后续等待发行的产品超过百只。

  “集合票据能够将中小企业推向公开市场,使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更加完善,也为中小企业未来上市做铺垫。”某中资银行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表示。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讲,发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承销业务一方面获得承销费用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与中小企业建立互信关系,从而发展贷款、贴现、贸易结算等业务,也是利率市场化推进下,商业银行对企业直接融资方式不断发展的主动适应。

  不过,他也指出,直接融资占中小企业融资比重仍然较小。从集合票据发行来讲,担保机制仍存在资源不足、信用评级相对较低等问题。

  这位银行人士称,由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在银行间市场的规模仍然较小,其流动性与国债、中央票据等相比仍然较弱,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购买集合票据后都是自身持有到期。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