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王龙云:雷曼兄弟的“遗产”仍让世界不安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7日

    四年前的“9·15”,华尔街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成了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起点。四年后的今天,全球经济被描述为步入了“后危机时代”,而先前跌得一塌糊涂的欧美股市,这几天都在忙着为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 E 3)振臂欢呼,几乎没人想起雷曼兄弟的身后事尚未料理完毕。

    是的,雷曼兄弟崩盘给美国股市带来的冲击已经过去,在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 A R P)的支撑下,摇摇欲坠的华尔街投行大多挺了过来,就连当时被拖下水的全美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和房利美今年二季度也双双实现盈利,美国国际集团(A IG)如今也“重获自由”,美国财政部日前减持207亿美元,持股比例由此从原来的53%降至大约16%。此外,美国银行业熬过了破产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美国破产银行数量为140家;2010年为157家,2011年降为92家,截至今年7月,破产数目仅为39家,同比降幅达36%。

    但雷曼兄弟的“遗产”仍让世界不安。伴随着华尔街的逐渐复苏,原本销声匿迹的种种不端与违规之举重现江湖,贪婪的本性和赌博的心态再次附体,很多全球性金融机构都深陷丑闻之中,那些和雷曼有过交往、存在过节的银行更是遭到了“诅咒”。曾经“落井下石”的摩根大通因“伦敦鲸”事件摔得鼻青脸肿,欧美多家银行涉嫌操纵伦敦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LIBO R)被监管机构穷追猛打,渣打、汇丰先后卷入了“洗钱门”……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日本野村控股和英国巴克莱两家分别收购了雷曼兄弟在全球的业务,但并购后的效果却不如人意,不久前主导收购的渡部贤一和戴蒙德双双被丑闻击中而被迫辞职。

    在雷曼兄弟倒掉后的几年间,欧美大银行遭遇各种“不幸”,恰恰表明在这场永恒的猫鼠游戏当中,已然强化的金融监管依旧乏力甚至遇到更大的“逆风”。想当初,雷曼兄弟的倒掉惊醒了很多人、警示了更多人,让政策制定者不再对徒有其表、七拼八凑的监管体系抱有幻想,于是才有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对金融体系的过度扩张进行了种种反思,并通过收紧监管闸门,以防金融行业再次濒临“雷曼时刻”。但现在,欧美强化金融监管却有手软之嫌。在美国,旨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多特-弗兰克法案》阻力重重,华尔街的游说团体四处出击,而大洋彼岸的欧洲虽然努力推进,却被主权债务危机搅局,难免力不从心。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未来的金融监管格局中,欧洲央行和美联储都被赋予了不同的重要使命,但谁来监管它们,却成了一道无解之题。远的不说,单论二者日前先后推出“无底线”的购债计划,就令人担忧如此孤注一掷之举可能让全球流动性再度泛滥,随之而来的高通胀将成为脱缰野马。再说雷曼兄弟倒掉后,美联储推出了Q E1、Q E2和冒着热气的Q E3,其资产负债表规模由9790亿美元膨胀到目前的2.8万亿美元,未来如何消肿、重塑自身信用,似乎一时间还找不到答案。在本轮金融危机后,美国人为华尔街总结出“大到不倒”的规律,如今击鼓传花这个免死金牌终于要落到美联储的手上了。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