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小贷公司 本大利小的秘密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曹顺妮 李静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曹顺妮 李静】这两年,小额贷款业务的“舶来品”小额贷款公司看上去很火。

  自2008年5月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截至2010年10月末,全国已设立的小贷公司,由2008年底不到500家猛增至2348家,2010年增加了1000多家。

  然而,孟加拉“小额贷款”眼下刮起了危机风,并蔓延至印度。

  曾为小贷公司发展鼓与呼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汤敏,最近频频表示要看到这其中的风险。

  跑马圈地

  两年时间小贷公司增加了近4倍,贷款总额1623亿元,利润总额73亿元,所有者权益达1600亿元。表面上看,政策似乎是小贷公司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动力。小贷公司在当初试点时,就被定位于为亿万享受不到现代金融服务的农民、小企业主提供平等的融资机会,即“普惠金融”。

  首批试点的平遥县晋源泰、日升隆小贷公司,发布2006年经营报告显示,两公司累计发放贷款6956万元,年终贷款余额为4487万元,到期贷款收回率和利息收回率均为100%,全部为正常贷款。

  其中投向农业、农户的贷款达到80%以上,这一点更是符合试点时监管层提出的“贷款70%为三农贷款”的要求。

  首批试点成功,更坚定了管理层对小贷公司的推动之心。由此打开了小贷公司从2008年开始井喷式扩张的闸门。

  另有所谋

  但小贷公司从试点到全国推广,5年时间内,却不被列为金融机构,虽以服务农村金融为设立目的,却不享受减免税费优惠。

  “没名分”,被汤敏看做是小贷公司发展的第一大风险。后果是不能像同样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享受到财政税收政策优惠。

  在向小企业贷款时,也享受不到商业银行给小企业贷款时的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只贷不存”的小贷公司,其商业模式也只能依赖自有资本金和不超过资本金50%的银行融资发放贷款。

  据《2010中国小额信贷蓝皮书》显示,至2010年10月末,全国小贷公司资金来源约1900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1600亿元,占84.2%,从商业银行融资约170亿元,仅占8.95%。

  再加上放贷利率上限不能超过基准利率四倍的管制,小贷公司的商业模式看起来没有任何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小贷公司资产收益率在5%-10%之间,最高的为佳木斯市前进区宏源小额贷款公司:18.6%。但这与银行20%左右的平均资产收益率相比,仍显得较低。

  内蒙古一小贷公司总经理坦言,再扣除管理费、税金等,小贷公司普遍投资收益率在10%以下。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指出,小贷公司面临融资和税率两大约束,使其有通过对公众融资的“冲动”以及通过增加收费等方式提高实际贷款利率,弥补收益不足的窘境。

  “本大利小”为何小贷公司数量却激增呢?有两个不得不说的“秘密”。

  “多数小贷公司,实则是为未来获得银行牌照而设。”一家银行投行部人士说,变身村镇银行,可以吸纳存款,提高杠杆率,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率。另一个秘密就是,在做小贷业务同时,是为了发掘民间更多的投资项目。

  前景堪忧

  根据2009年6月银监会发布的规定,小贷公司达到新设后持续营业3年以上,且最近两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资产风险分类准确,且不良贷款率低于2%等硬性指标后,就可转制成村镇银行。

  即便政策放开,小贷公司也正面临着农行、政策性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外资银行等的小额信贷业务的竞争。

  国开行自2005年底启动了“中国商业可持续微小企业融资项目”,贷款对象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至2010年3月底,累计贷款100多亿元,相当于全国2000多家小贷公司贷款总额的1/16。

  其次,政府扶贫机构、非政府组织、典当行、担保公司等非银行机构的小额信贷业务布局,令小贷公司的发展空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意在押宝政策放开的小贷公司,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并非好事,一旦政策或市场变化,其后果是不难想象的。

  未来的忧虑在于:随着越来越多存量金融机构涉足小额信贷业务,必然会挤压数量仍在扩张的小贷公司的利润空间,届时,如仍未获政策支持,如今民间资本支持的小贷公司,将会伴随着“倒闭潮”蒸发掉巨大的社会资金。

分享: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