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内外市场联动做空 中资银行遭“暗算”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本轮唱空银行股一个明显特点是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联动。在港股做空中资银行的行动开始前,A股市场已经显露端倪。

  8月31日,有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平台甩卖100万股招商银行股份,卖价9.12元,比当日收盘价低10%。9月3日至5日,民生、浦发、兴业相继被减持数百万股,均比收盘价低9%。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有神秘资金在做空银行股。“从营业部判断应该是一家,我们怀疑这完全是‘左手出,右手进’的交易。”

  这种交易的意图非常明显,一笔几百万的单子,二级市场完全可以消化,但来大宗市场进行交易,而且将交易价格打到跌停,就是为了给市场一个强烈的看空信号,卖家急于出手且不计成本。

  在大宗市场上演离奇跌停的同时,民生、招行等几家银行的融券量出现飙升。数据显示,9月4日,民生银行融券余量达到191万股,较上日增长25%;招行融券余量达到110.78万股,较上日增长86%;浦发银行融券余量达52.64万股,较上日剧增4倍。

  “唱空银行的声音在市场小范围传播,地方融资平台恶化、钢贸企业拖累银行资产质量以及利率市场化导致明年银行出现亏损的传闻不绝于耳,市场好像也在静待着一场对银行股的屠杀。”某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外资投行围猎 H股遭遇空袭

  当炸药布置好后,点燃引信的却是外资投行的报告。

  摩根大通维持民生银行中性评级;瑞士信贷报告更是大幅下调民生银行目标价幅度超过20%。

  配合着报告发布,对冲基金开始屠杀中资银行股。数据显示,上周三民生银行H股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盘中一度跌破10%。而招商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小盘中资银行港股亦成为做空重灾区。

  此后,民生银行股东史玉柱的对赌协议更是让这次做空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史玉柱曾在微博透露其与投行对赌,向投行卖出了一份三年期看跌期权。

  这意味着史玉柱看多民生银行股价,一旦三年后民生银行股价跌出双方约定的范围,史玉柱将要向投行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果三年后民生银行价格上升,那么史玉柱则能获取一定的利润。

  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传闻对赌价格应该是3.45港元/股,这甚至要低于民生银行H股目前的每股净资产。资产标的是6000万股民生银行股票,大约涉及资金在2亿元-3亿元港币。

  “这么少的资金量,确实不值一提,这个时候拿史玉柱说事,完全就是别有用心的炒作,是寻找一个做空的噱头。”某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对冲基金砸盘以及对赌的传闻刚刚平息。9月7日,神秘资金在香港市场折价抛出8.1亿股建行H股又被认为是新一波的空袭来临。淡马锡等国际机构躺着中枪,后经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是宝钢集团在自身压力下做出的投资决定。某投行人士表示,上周香港市场确实有点风声鹤唳的味道,往往一笔卖出单子,都会被市场无限解读放大。

  史玉柱称国际投行如此做空:“物色猎杀对象,大量融券(借入股票),悄悄卖掉一半股票,同时发布看空报告,制造谣言、利空事件,抛出剩余股票使股价暴跌,逼散户割肉,低价买入割肉股票。”

  但对于市场认为的投行配合对冲基金砸盘,一位香港投行人士表示,这只能是对冲基金利用了评级报告进行的做空牟利操作。“在一些投行客户中,不仅仅是对冲基金,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长期投资者,为了迎合对冲基金的卖空需求,而失去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的信任,投行这么做往往得不偿失。”

  港交所资料显示,9月以来,多家外资投行积极做空中资银行。截至目前,花旗摩根士丹利分别持有民生银行H股8.38%、5.94%的淡仓(做空股票的仓位),为最大空头,其余如瑞银、摩根大通、贝莱德等也持有较多淡仓。

  银行业绩稳定 股价跌幅有限

  资产质量被外资投行说了四年,但四年之后狼还是没有来,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仍保持稳健。

  不过某券商人士表示,现在国内外很多客户都在打听银行资产质量的情况。“我们的调研员已经开始到东部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钢贸企业、零售和批发的小微客户都是我们的调研重点。”从调研员了解的情况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势头好转,银行资产质量基本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现金流较上半年明显好转。一些外向型小企业的订单数量明显增加。

  “不管是史玉柱的对赌协议,还是银行资产质量恶化,这就是做空银行业的一个噱头。”一位银行高管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其目的无非希望通过此道来制造恐慌,做空牟利。

  有银行分析师表示,银行股下跌空间不大。机构的大量减持已经让银行股的筹码较分散,除非刻意做空,否则不存在集中抛售风险。

  有业内人士证实,二季度基金开始大量减持银行股,现在偏股型基金中没有多少银行股筹码。“之前持股量1个亿的股东一大把,但现在8000万持股量的都屈指可数,每天交易多是一些散户在折腾。”

  今年中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8.14%,跑赢绝大多数行业,且估值较低,经过上周五的飙涨,仍有5只银行股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但近来仍有许多大户“贱卖”银行股,卖价比当前“地板价”还低。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悲观预期显然被过分夸大了。外资投行研究员并不专业,在2002年,他们认为中国银行业将破产,而这次又对未来银行业绩过分担心。

  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三季度银行业绩基本会和二季度持平,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不会继续上升。“相比那些外资投行,我们还是摸得清底的。尤其是经过一轮做空银行股的举动,现在银行股下跌空间有限。”

  “如果不是新资本协议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金要求,我们认为现在亦是回购本行股票的最好时机。”某银行董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