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1日
随着两江新区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快速推进,一大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在新区迅速落地、成长,不但成为新区建设金融中心的重要力量,而且为本地中小微企业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提高了新区资金的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
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新区辖内小额贷款公司共51家,占全市的34.75%,累计为五万余家企业发放贷款325.21亿元。其中,阿里巴巴以淘宝、阿里巴巴等平台积累的客户信用及行为数据为基础,通过复杂的微贷评审技术对客户进行快速的评级授信,为难以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网商提供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以太盟投资集团(PAG)、中国信贷为代表的境外基金或上市公司在新区设立小贷公司,引入全球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资源支持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以泽胜为代表的本地实业集团,通过多元化布局出资设立小贷公司,依托于自身的产业链,服务于上下游企业。
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普遍高于银行贷款,但其具有“门槛低”、“手续便捷”等特点,能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量小、时间急的实际困难。在政府的有效监管下,小贷公司挤压了民间借贷和地下金融的生存空间,规范和引导了民间融资,促进了中小微企业发展。据统计,2012年1至6月新区辖内小贷公司发放的贷款中,90.42%为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的贷款,期限6个月以内的小额贷款占到总贷款额的77.07%,信用担保贷款占32.58%。
与此同时,两江新区的担保公司也发展迅猛,并且通过政府引导和管理,融资担保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营。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新区辖内融资担保公司共49家,年内担保发生额达165.09亿元,在保余额332.85亿元。依靠融资担保公司的金融中介桥梁作用,大批制造、商贸、建筑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债券发行、履约保函等方面获得了有效支持,充分发挥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