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浙江诸暨互保危机升级:多名企业家被官方治罪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0日

    编者按/

  江浙的民企危机在升级。

  在经历了去年开始的高利贷崩盘、各种老板跑路之后,如今正在通过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而将更多的企业、行业和银行卷进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诸暨市政府希望当地的民营大企业能够继续互相提供担保以度过危机,但企业之间信用体系崩塌,企业主们纷纷撤保。在协调不成的情况下,竟然将多位当地民营企业负责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抓捕入狱,用一种极端激烈的方式将危机推向了更复杂的局面。银行体系在整个危机中袖手旁观的态度让人格外印象深刻。

  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希望能够还原出事情的原委,探讨在经济下行的周期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因之前的疯狂所酿成的恶果。

  调查一

  诸暨互保劫

  浙江绍兴诸暨市,表面上仍然很平静。但是这里的企业界却在经历一场严重的担保危机。

  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作为当地的知名企业,也是浙江民企中在非洲投资最大的民营企业——达亨控股集团,其董事长何先永于5月15日被当地公安机关控制,6月17日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批准逮捕。

  资料显示,被抓捕的还有洲际橡胶集团两名负责人和凯翔集团老总等,罪名基本都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偷漏税、抽逃资金等等。

  据一位当地企业主透露,诸暨因为互保问题面临倒闭的大企业大约有三十多家,中小型企业大约两三百家,涉及的民间借款和银行贷款大约有四百多亿元。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起典型的因企业互保引发的企业群体危机。但让很多企业主始料不及的是,对于不能偿还银行债务的企业,当地政府开始动用司法、税务等部门想方设法查出企业的问题,然后抓捕负责人。

  不过当地官方一直否认存在“抓捕行动”。在向诸暨公安局求证相关情况时,诸暨公安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对此并不知情,并拒绝联系办案人员。

  诸暨市政府会议纪要显示,政府在实施司法手段前也的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拯救企业。

  但是,拯救的努力无果而终。企业与企业之间脆弱的互保链条,也未因政府的司法行动而得以维系。

分享:

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