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丽娟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1日
本周,中国银监会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今年信贷投放总量将是一个受市场关注的重点。不过,一则关于“央行今年将不设具体的信贷增长目标,而是将依据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胀情况动态调整”的消息似乎让今年信贷总量的具体化变得更加不可捉摸,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总量调控的方式有可能将逐步退出政策领域,转而采取更多、更加灵活的货币手段。
实施差别准备金率
2011年新年一开始,各家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目前还没有明确全年的信贷增长额度,眼下发放贷款的项目基本都是去年储备的项目,一季度可能会和去年大体相当,没有明显的收紧规模。”近日,一位国有大行信贷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在如此明显的信贷冲动下,央行未雨绸缪。尽管央行年度工作会议没有明确今年的货币信贷增长目标,但是明确提出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为了有效控制信贷增量,央行提出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强信贷政策指导,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考虑到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需要一定时间,2011年前三季度将给予商业银行依次递减的容忍度。此外,央行有意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以降低支出成本。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指出,如果这项措施实施,将成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改革的重要步骤,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总量调控的方式可能将逐步退出政策领域。
对此,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持类似观点,“对于目前来说,考虑到新的差别准备金率工具已成型推出,如果最终证明在调解流动性上更为有效,那么3年期央票可能渐入历史尘埃。”
利率市场化推进
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利率市场化的言论及分析文章屡见不鲜,显然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央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有明显进展。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将被迫加快转型,加快中间业务发展,这也将改变传统的信贷目标制定模式。
另外,央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被纳入央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这意味着存款保险制度在酝酿多年之后或将破冰。
“央行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意味着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提上央行的议事日程,近期很可能有所突破,而存款保险制度即将破冰正是为利率市场化铺路。”鲁政委表示。
鲁政委认为,利率市场化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通过更多转向中小企业以有效扩大存贷款利差,并且开拓不占用资本的中间业务收入。
另外,鲁政委指出,金融机构不得不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政策性指导价的退出,意味着各家金融机构不得不自主定价,这一方面需要基准利率的完善,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加强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