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7日
8月24日,南昌市红谷滩万达广场成为万众焦点。以万达广场为中心,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车辆塞满周边道路。这座江西首个城市综合体的开业,标志着我省市场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在更广阔的农村,深入推进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及“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搅动起一波又一波的消费热潮。在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背景下,市场体系建设不仅可以创造就业岗位、为城乡居民购物提供方便,而且在活跃市场、扩大内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规划为龙头,城市商业体系建设助推城镇化进程
一座万达广场,创造就业岗位超万个;3天零售额共达到3500万元,客流量超过70万人次——每一个数字,都有着沉甸甸的“含金量”。
放眼南昌市商圈,类似万达广场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方兴未艾。
记者从南昌高新区了解到,从北京东路经艾溪湖大桥,再到麻丘互通,全长18公里的城市主轴线上,将矗立起至少6栋超过200米高的“城市综合体”。目前,绿地城市综合体、“云中城”城市综合体、“海上汇”商业广场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已先后启动。根据南昌市商业规划,包括南昌高新区商业中心在内,未来南昌市将呈现“两大市级商业中心、七大区级商业中心和五大组团区商业中心”的诱人图景。
我省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稳步推进,城镇新区商业建设试点工作也将有序展开。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基本完成,其中南昌市、上饶市还得到商务部的表彰。
积极吸引外来投资,是近年来我省市场体系建设得以提速的重要途径。记者了解到,以万达广场和绿地城市综合体为例,两者投资额都达60亿元。统计显示,2012年,南昌30个重点商贸流通项目总投资将达678.8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达85.5亿元。
省商务厅副厅长李青华介绍:“今年,我省将力争50%以上的县(区)城市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与此同时,省商务厅将积极组织开展市场项目专项招商活动,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深挖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千方百计扩内需保增长
龙南县宏昌公司是一家以超市连锁、商品批发、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民营商业企业。2008年至2011年,在省商务厅支持下,宏昌公司累计享受扶持资金40多万元,在农村发展了70多家农家店,农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在宏昌渡江镇店,记者看到,这家人流熙熙攘攘的农家店,与县城超市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当地居民凌冬芳告诉记者:“原先买一些品牌消费品,要跑10多里路到县城去,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了。”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农村商品流通普遍存在设施不足、方式陈旧、成本较高、农民进入市场较难等问题,不仅商品贵,而且假冒伪劣产品盛行,大大抑制了农民消费。今年上半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联采平台和配送体系,使这些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目前,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我省初步形成了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现代流通网络。据省商务厅介绍,2012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使农家店覆盖全省所有的县、97%的乡镇、85%的行政村。在此基础上,还将力争对全省20%的农家店进行信息化改造,使其具备刷卡消费、小额取现、手机入网和交费、网上订货和结算等功能。
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提速,为扩大城乡消费打造强力支撑点
2011年,以南昌洪城大市场为核心的洪城商圈,年交易额突破400亿元,日人流量大约在50万至80万之间——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对于已吹响加快发展服务业号角的我省而言,加大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为扩大城乡消费打造强力支撑点,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近年来,我省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速度惊人——2009年,全省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88家,实现成交额1047.6亿元;2010年,分别为93家和1232亿元;到2011年,这组数据改写为160家和1651亿元,增速分别达到72%和34%。
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背景下,我省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呈现进一步提速的趋势。据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建、在建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项目146个,投资总额超过520亿元。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5年,我省将建成年成交额超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100家,成交总额2000亿元,其中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30家,年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5家。
本报记者何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