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房市经纬 >> 正文内容

全南“三个坚持”以民为本 让农村群众住有所居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6日

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困难群众,是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推进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先行示范区,全南县突出群众主体,坚持规划先行,率先启动了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共拆除危旧土坯房6494间,面积近15万平方米,共涉及农户2457户。已确定集中改造示范点59个,年内将完成3800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占全市下达任务数的128%。

突出主体 “三个坚持”以民为本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广大农民群众既是直接受益者,也是直接建设者。全南县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进村入户宣传危旧土坯房改造等惠农政策,在改造选点、改造方式和改造过程中坚持群众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改造选点上,该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从村庄实际和村民要求出发,加紧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点,稳妥推进村庄调整撤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并针对建设点各个群体的实际情况,由群众自主选择改造方式,鼓励群众自觉改造。

该县还依托村委会、村民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借助好村中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及有威望长者的号召力,建立健全了危旧土坯房改造民议、民建、民管、民享的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进程。该县中寨乡黄竹龙村易地新建点,从平整土地到浇筑圈梁,均由新村理事会负责管理,通过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征地、户型、放线、采购、施工)工作法,48户新房圈梁完工后,平均分摊至各建房户的建设成本节省了近两成。该乡党委书记曾书聪介绍说:“通过理事会的沟通协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又加快改造进程。”

拆建并举 “六种模式”科学改造

作为全市危旧土坯房比例最大的县,全南县目前仍有20626户农村家庭居住在土坯房中,土坯房户数占该县农村总户数的63.35%,其中危旧土坯房16216户,占全县土坯房户数的78.6%。为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该县坚持拆建并举、以拆带建方针,积极引导农民做好“拆”字文章。

针对“空心房”多、危旧房多、一户多房情况多的现状,该县结合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科学设置了原址重建、易地新建、“三旧改造”、乡村统建、维修加固和奖励拆旧6种改造模式,灵活自如地推进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目前,该县已确定危旧土坯房全拆点49个,已拆除1199户,面积8.2万平方米。

该县还积极做好结合文章,以点带面推进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结合村镇建设,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采取“撤并小村、建设中心村、扩大圩镇”的规划思路,确定了村镇联动示范点16个,采取“六统一分”(即统一规划、户型、立面、坡屋顶、庭院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分户建设)模式,着力打造了镇仔村新屋下、热水村下围、黄塘村围仔等精品示范点20多个;对首批改建的1366户农户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每个单位帮扶资金不低于2万元;结合贫困户救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先急后缓、梯次改造”的原则,把“两红”人员、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居住在D级危房的农户作为今年的重点补助对象,优先安排了28户困难群众的改建。

高位推动 “三项机制”合力攻坚

8月22日,全南县规划建设、国土、矿管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边远的龙下乡川坳村路前围改造点,现场看选址情况,做好地籍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现场为20多户农户统一下发了准建通知书。村民刘礼平激动地说:“今儿赶上了好政策,建新房不仅能享受政府补助,审批办证还有了‘绿色通道’!”

该县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列入当前最大民生工程来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方案,建立了“县负总责、乡镇实施、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了巡查问责机制,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等形式,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半年一总结,年度大考核”的督查制度;建立了奖惩考核机制,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重要考核内容,对未能完成年度任务的乡镇及挂点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并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为让群众建得放心、住得安心,该县国土部门开通了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审批费、证书工本费和其他相关费用全部予以减免;规划建设部门实行现场蹲点、分片工作制度,杜绝偷工减料、降低建设标准的现象;物价部门加强了对各类建材价格的市场监管,保证市场价格平稳,严厉打击借机囤积、哄抬物价等行为;矿管部门科学指导各乡镇现有砖厂扩大生产线,增加生产能力,保证产品供应需求;劳动就业等部门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国家政策,加大对木工、泥匠等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力度。(廖泉林 黄慧明 袁晓敏)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