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5日
说到周卫星,湖南的观众一定都不陌生,他和何晶晶搭档表演的小品,几乎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周卫星爱玩,他玩车、玩摄影,玩的都是些高科技的设备,外人看起来觉得“败家”的行为,周卫星却乐此不疲。他说:“我的玩并不是毫无价值的玩乐,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我这是另类的投资!”
■记者 何梦青 通讯员 张宏旭 范晓露 实习生 吴蕊 苏一文
谈投资
长线投资要挑自己熟悉的业务
作为在文艺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资格”,周卫星虽然已经积累了不少人脉和资源,但是他对一般的金融投资却丝毫不感兴趣。他认为只有做好本职工作,在熟悉的业务范围内挣钱才有意思。
现在的周卫星有一家影视制作工作室,添置了很多专业的设备,光是这些设备就花去不少钱,但是这些短期看来“烧钱”的设备却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长线收益。“我的工作室不大,但是足够给影视剧配音,给一些影视节目做后期,能够承担起电视栏目的编辑任务。而且我做的都是熟人业务,不会赔钱。”
最重要的是这家工作室是周卫星热爱的表演事业的一个延展,它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你可别小看我这个工作室,我把靠着这些设备制作的视频融入到小品《婚礼》中,2010年助我拿到了中国曲艺界的最高奖项牡丹奖呢!所以我的这种投资,短期内可能看不见收益,但其实是一种看不见的投资,是一种长线投资。”周卫星一脸自豪地说。
谈房产
买房比租房更划算
周卫星不喜欢租房,认为买房比租房划算。“之前我在碧云天的那个工作室就是租的,光租金一年下来就要三四万,几年下来的租金就能买一套了。有时忘了交房租,房东老是催着交,实在无地自容。”前年,一气之下周卫星在华府一航线买下了现在这个工作室,不过他有点后悔没把隔壁那间也买下来,因为业务的开展,现在房子的空间已经不够用了。
周卫星2005年的时候在圣爵菲斯买了一套住房,但是因为离工作室比较远,每个月的油费也跟着上去了。“买房子还真是要考虑距离,再好再便宜的房子要是离你工作的地方太远,一个月光油钱都不知道要多出来多少。这多出来的一部分不就等于抵消了所谓的房子便宜的差价了嘛!所以买房子时,住址和单位之间的距离是十分值得考虑的。”
谈消费
不赞成年轻人超前消费
周卫星平时的开销并不大,他说自己的消费是属于理智控制下的冲动。比如为了更新工作室的设备,他前段时间就花“血本”买下了苹果的台式电脑。“苹果电脑真是贵啊,一套视频工作站下来要十来万,但这钱花得绝不多余,只要是对我们的影视制作有好处的,花多少钱都值。我平时花钱也就是这个原则,钱该花时就要花。”
周卫星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思想观念也比较前卫,五十几岁的人一样能接受超前消费。“我也办了两张信用卡,我觉得这不是时髦嘛,有时候偶尔刷一下去还还款也挺好玩的,但是我并不赞成年轻人超前消费。”他还经常出国游玩,而且是属于说走就走的冲动类型。“旅游这种事,你要是当下不走计划很久八成最后就去不了了。”
周卫星还喜欢玩车,但是他建议不要贪图大排量的汽车,认为大排量汽车太耗油,不划算。
谈收藏
曾十几元卖掉齐白石画作
“我们家是没落的贵族,我姑奶奶是齐白石的朋友,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很多宝贝,光是齐白石的画就有上百幅。”周卫星回忆。但是后来由于变故,最后只剩下几十幅。当时的周卫星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为了生活,他把仅剩的几十幅画送去博物馆以十几块钱一张的价格换来生活费,补贴家用。
现在年过半百的周卫星说起这件往事仍然感慨万分,“我真是个败家子”。但是他觉得这就是冥冥中注定了的,他并不后悔当时的行为。“要是那些画留着,那么我可能就没有了奋斗的动力,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周卫星。我现在的一切都是靠自己一步步扎扎实实地打拼出来的。”
金钱观
中西方理财观念应互相取长补短
周卫星现在有了一个洋气而幸福的国际家庭,他的女婿是外国人,还有一个四岁多的混血外孙女。因为家里多了外国人,周卫星的金钱观也变得开放许多。“我们中国人的投资理财哪个不是为了下一代,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子女,自己到头来什么也没享受着。外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先以自己为主,再才是子女。但是有时候看着他们好像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其实他们一辈子都在超前消费,都要还债,这一点我也接受不了!”周卫星认为在中外的金钱观上应该辩证地看问题,最好是能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