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0日
29日10时,随着一声令下,20余辆卡车源源不断地将砂石倒入截流合龙处,最重石块达10余吨……当最后的缺口被逐渐填满,江水被拦腰截住,被誉为江西“小三峡”的峡江水利枢纽成功实现大江截流。至此,我省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据了解,成功截流后,计划用一个枯水期完成三期围堰内11孔泄水闸下部分施工,为明年7月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创造条件。到2015年8月,整个枢纽工程将全面建成。该工程主要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灌溉四大功能,省会南昌的防洪标准可由现在的百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
为何选在这个时候截流?四大主要功能如何实现?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姚毅臣。
倒入石块截流
大坝正在建设中
为何此时截流?枯水期水位低流量小便于施工
记者:为何选择在8月底实施大江截流?
姚毅臣:事实上,大江截流工作之前已在进行,且大部分已完成,到29日就剩最后一个小缺口。经过29日的紧张施工,就完全实现了截流。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截流,一是水位低,水流量小,避开了主汛期出现大洪水的可能,目前流量才1100立方米/秒左右,水的冲力相对小些,便于构筑围堰;二是8月后江西进入枯水期,水位逐步下降,便于截流后开展泄水闸底部的施工。我们要抢在明年主汛期前完成泄水闸主体工程,才能确保明年7月第一台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对南昌抗洪意义多大?大大提高南昌防洪能力
记者:峡江水利枢纽被称为“小三峡”,它将如何提高南昌的防洪标准?
姚毅臣:南昌现有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峡江水利枢纽全部投入运行后,南昌的防洪能力会再翻一倍,这意味着,南昌若遭遇200年难见的大洪水,“小三峡”会让南昌有底气应对。
根据设计,峡江水利枢纽正常蓄水位46米,防洪高水位49米,总库容11.87亿立方米。假设上游来水量为2万立方米/秒,而南昌只能承受1.7万立方米/秒的防洪能力,这时峡江水利枢纽就会截流3000立方米/秒或者更多,以确保洪峰平稳过南昌。也就是说,可以压低洪峰以及推迟洪峰到来,从而给下游防洪预留时间与空间。另外,在枯水期,若下游水位过低,水厂取水困难,“小三峡”会加大泄水量调度。
发电量有多少?一年电量可供105万户家庭使用
记者:除了防洪功能,峡江水利枢纽的发电能力如何?
姚毅臣:该工程电站安装9台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6万千瓦,每年可以增加11.42亿度清洁电能,且并网运行。
11.42亿度是什么概念?去年我省居民用电124.95亿度,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我省家庭11497043户计算,户均年用电1087度。11.42亿÷1087=105万,即够我省105万户居民家庭使用。
灌溉功能如何?可确保1.27亿公斤的早稻产量
记者:在农业方面,峡江水利枢纽有哪些作用?
姚毅臣:该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29万平方公里,占赣江流域面积的77%,还可发挥重要的灌溉功能。建成投入使用后,修建水渠与枢纽工程对接,然后引水灌溉农田。从工程的设计能力看,可新增灌溉面积11.6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26万亩。
根据江西调查总队的实测与计算,今年我省早稻实测亩产383.9公斤。那该工程新增及改善灌溉约33万亩,相当于可确保1.27亿公斤的早稻产量。
航运能力改善多少?吃水3.5米以内的船都可通行
记者:那么,峡江水利枢纽改善航运的能力有何体现?
姚毅臣:该工程可渠化上游77公里航道,大大改善航运条件。77公里相当于从吉安井冈山大桥到峡江水利枢纽的距离。工程建成正式蓄水后,从吉安井冈山大桥到峡江,最浅处预计在3.5米以上,那么吃水在3.5米以内的船都可以通行。
同时,其他江段采取措施,让通航能力与峡江水利枢纽衔接,从而大大提升整个赣江的航运能力。
■记者秦谦/文 王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