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父母暑期为孩子花费:少则数千 多则上万

来源:现代金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9日

    九月开学季即将到来。面对即将重新开始的学习生活,让许多家长松了一口气。“一个暑假过去,自己要上班,每天还要想着呆在家里的孩子。给他报了培训班,还要请假接送,比平时上学的时候还要花心思照顾他。”市民张女士语气中带点疲倦。她告诉记者,现在算算,暑期里在孩子身上的开支让自己都觉得吃惊,“不到两个月,在他身上花的钱已经超过六千元。”

    针对孩子暑期开销问题,记者对31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年龄段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大多属于宁波本地的工薪阶层,年收入在5万元至20万元不等。调查显示,31户家庭中,花在孩子身上的“暑期账单”着实不菲,有9户超过万元,别的家庭也多在数千元。记者吴依滢见习记者王莎制图周斌

    报名参加培训班或出国游学花费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31位家长中,有24位家长暑期为孩子报名参加了培训班,花费从600元至6000元不等。包括课业培训和各类兴趣班,甚至还有家长为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报名培训,费用为3700元。

    “暑假孩子不上学,但我还要上班。为了照顾他,就给他报了亲子班,花费3000元。”家住白鹤街道的应女士说。

    有4位家长则为孩子选择了出国游学,这笔费用就更大了,6000元起步,多则12000元。

    家里宅着也没少花钱 日常生活开销上涨超千元

    “暑假快过去了,前几天去交水电费,看着破4位数的账单,心里还是小小地震惊了一下。”潘先生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暑假除了上培训班,就在家“宅着”。

    孩子放暑假,家里的生活开支仿佛装了弹簧一般,跳了好几级。在31户家庭中,除了3个孩子寄养在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家外,其他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都大幅上涨,多数家庭上涨超过1000元,有的上涨了1500元至2000元。

    潘先生告诉记者,放暑假以来,家里的空调基本不关,电费“噌噌”往上蹿,比平时多出七八百元。

    “我和老公两个人的高温补贴还不顶儿子一个人在家享受的清凉待遇呢。”宋女士无奈地说。

    日常开销除去水电费的上升,还有就是“营养费”的增长。“平时吃的也不差,但是总觉得放假得给孩子补补身体。”刘女士的孩子即将上初二,头发掉得很厉害,刘女士就经常买肉,给孩子补一补。

    “孩子平时吃得挺好的,可是上学的时候总是吃两口就去写作业了,放假是进补的好时候啊。”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张女士笑着说,“现在这小子胖了6斤。”

    带着孩子出去“放风”花费1000元至5000元

    都说平时没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忙,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暑假就成了全家出游的黄金时期。

    在31户家庭中,有15位家长暑假带着孩子外出“放风”。

    家住白鹤街道的苏女士暑假带着孩子在周边县(市、区)转了转,“工作比较忙,本来想请年休假带着孩子出去玩,但是领导没批准,有时就趁着周末去周边县(市、区)玩了玩,基本上出去一次费用在2000元左右。”

    不少家庭与苏女士一样选择了短距离旅游,基本花费在1000元至5000元。

    迎接新学期,新衣新鞋不可少花费400元至7000元

    赵先生在给孩子添置新衣物这一栏填上了“2500元”这个数。“儿子跟我说要买一双三叶草品牌的鞋子,说是好多同学都有。我也不好拒绝,就带他去买了。逛街的时候顺便再看看衣服裤子这些,2500元就没了。”

    31户家庭中,所有家庭都在暑期给孩子买了新衣服,这笔花费在400元至7000元不等。

    家长: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孩子放暑假还要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也挺心疼的,但新学期都有新内容要学,其他同学都报名参加培训班,不能落下了。”家住东柳街道园丁社区的高先生说。

    家住红联社区的夏女士孩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平时成绩还不错,“原本打算暑假让他放松一下,结果他自己跟我说培训班的事,说其他同学都在上,就马上给他报了。”

    “虽然我知道给孩子报培训班,效果也不是很好,但是既然大家都在学,哪个家长会拿孩子的命运开玩笑?”黄先生很严肃地对记者说,“以后你当了家长就明白。”

    知道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苦,不少家长就想在物质上“做补偿”。“只要他肯学习,基本上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前两天就给他买了一个iPad。”项女士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但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玩得精熟。

    对于暑假“突飞猛进”的开支,项女士既无奈又觉得很值。“社会竞争太激烈。不好好读书,他以后的社会竞争能力就弱了,还指望他养老呢。”项女士说。

    老师:

    家长切忌盲目跟风乱花钱


    暑期到了,本以为家长孩子可以松口气。结果,额外花费更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培训班里。

    效实中学王新忠老师告诉记者,让孩子在暑假参加培训班的家长不在少数,但其中很多家长的消费都是盲目的,“家长的心态是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绩好的孩子,家长希望孩子成绩更好。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希望利用暑假补习能跟上去。这就像滚雪球,参与的人越多雪球滚得越大。”

    王新忠老师认为,参加培训班,要物有所值,“如果花了这些钱,孩子学到东西了,那很好。如果花了钱没有学到东西,那很可能反而害了孩子。并不是每个培训班的老师教的学习方法孩子都能接受,所以盲目参加培训班是不科学的。”

    对于孩子给家长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王新忠老师说,“这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奖励手段,这种奖励手段会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孩子在这个方面是无知的,一旦这种攀比心理固化下来,那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建议家长在做决定的时候,要征求孩子自己的意见,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理性消费,多带孩子出去锻炼、多去图书馆看书等都是不错的途径。”王新忠老师说。

    专家:

    应注重对孩子品质的培养


    就暑假学生的花费问题,记者采访了宁波大学社会学讲师汪先生。

    “我记得前不久媒体上有过一篇报道,是关于国外学生暑假如何安排的。”汪先生说,“国外有的老师安排的暑期作业是让学生做30件事,比如学会一项体育运动,制作一把椅子等。”

    汪先生说,从这点可以看出教育理念的差异,“在我国,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但国外更看重的是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汪先生并不反对家长送孩子去培训班,但应更注重对孩子品质上的培养。

    “家长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比如加强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让他去菜市场买个菜,和商铺的人讨价还价等都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这种锻炼是培训班里学不到的。再比如让孩子去打打工,让他们体验下父母的辛劳。或者周末带孩子一起去郊游,让他多观察生活。这些对于孩子的性格、品质都是很好的培养。”

    汪先生最后说,孩子在学校的分数再高,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孩子都有走上社会的一天,都有背负起社会责任的一天,“不要让分数成为阻碍孩子全面成长的绊脚石。”

来源:现代金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