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构筑富民兴赣的核心竞争力 江西深化产业招商内涵透视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7日

    在大开放和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过程中,我省产业招商亮点频闪,招大引强热浪滚滚,产业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提升了我省的核心竞争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我省不断深化产业招商内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江西崛起的鲜明思路、动人轨迹和美好未来。

  巩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

  工业强,则经济竞争力强;项目多,则工业发展势头好。江西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省委书记苏荣指出:要加速江西崛起,关键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核心在招商引资。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商务厅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各地从张开臂膀“招商引资”到放眼全球“招商选资”,从强调产业招商升华至招大引强……

  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在江西省与央企合作协商会、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江西省政府与商务部签署合作备忘录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中,总能看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身影;省政府分管领导经常带队奔赴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促成重大项目的引进、建设、投产……

  围绕省里确定的14个重点产业,省商务厅牵头组织百人招商团20个产业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据不完全统计,在此带动下,全省各市县共有3000余支招商小分队活跃在东部沿海地区。为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走得稳,我省建立了由省商务厅等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及重点开发区共同组成的百人服务团,采取部门联合、省市联动的方式,对重点企业、重大招商项目挂钩结对帮促。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商务部门积极组织、承办、参与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赣台经贸研讨会、泛珠大会、中博会、景德镇瓷博会、世界低碳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一批批重大项目得到推进。其中,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连续举办了11年,累计签约金额近460亿美元。

  我省以目标责任制为抓手,由省商务厅牵头,实行重大项目落实督促检查制度,每月一调度,每周一督查,并实施招商引资激励政策。

  近五年来,在中部地区,我省利用外资不仅连续迈上新台阶,而且名列前茅,现汇进资更是稳居第一。

  专家指出,招商引资对我省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巩固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目前,外省落户江西的项目中,工业项目超过90%;实际利用外资项目中,工业项目占66.46%。

  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

  2009年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省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半导体照明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对于尚处于经济欠发达阶段的我省而言,围绕重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必然途径。

  三年多来,在全省商务部门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速形成,江西的“产业地图”日渐清晰——全省引进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中,生物和新医药产业项目60%落户南昌、宜春、吉安;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项目55%以上落户宜春、上饶、抚州、南昌;电子信息产业项目70%落户吉安、九江、南昌、赣州;金属新材料产业项目55%落户上饶、赣州、鹰潭……

  2011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568.3亿元,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45.2%,成为我省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

  省商务厅副厅长陶莉萍感慨地说:“实践证明,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征的产业集聚,符合我省实际,是近年来我省经济实力大增的重要原因。”

  加快形成多级支撑、多元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招商引资如何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内涵、提升层次?省商务部门的答案是:以招大引强引领招商引资进位赶超,以招大引强加快形成我省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今年以来,全省扎实开展“招大引强年”活动,为全省利用外资进位赶超和利用省外资金快速稳定增长奠定了扎实基础。

  招大商、进巨资——上半年,全省引进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39个;引进5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119个。

  引龙头、强产业——上半年,全省引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共235个,总投资1136亿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成为我省吸引外来资金的“聚宝盆”。以今年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为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签约项目达52个,签约资金57.6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在港签约项目、金额的57.8%和62.8%。

  陶莉萍说:“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投资者关注江西的又一兴奋点,必将在力推动我省招大引强工作。”

  本报记者张志勇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