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4日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国务院日前已经正式批复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国务院在批复中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在7月中旬深圳前海管理局举行的香港推介会上,包括东亚银行、惠理集团、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新世界、新鸿基金融等在内的37家企业与前海管理局签订意向与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2200亿元,而其中有18家是金融相关企业。
此后的8月份包括国开行、建行、平安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分别对深圳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进行了授信。深圳市市长许勤指出,目前前海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开放的条件,将成为深圳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热点。
先行先试 前海已具大规模开发条件
中国政府网7月初就发布了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打造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国务院在批复中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深圳市市长许勤在出席8月22日开幕的“第二届海外投资年会”发言时称,深圳市将突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合作。他表示,作为新时期中国推进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前海开发开放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支持前海先行先试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将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等。
深圳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表示,对于前海“先行先试”政策迟迟未能出台,他解释说,前海发展规划涉及香港、深圳及广东三地政府,推行的政策更要与多达24个部委讨论,任何关乎前海的重大政策都会提交至部际联席会议商讨,再交国务院审批。
许勤指出,目前前海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开放的条件,将成为深圳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热点,深圳热切期盼与国内外投资者一道将前海打造成为集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与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高端集聚区,形成特区中的特区。
金融机构争相布局助力前海开发
深圳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也表示,目前已有27家企业在前海投资,稍后还有54家企业进驻,涉及总投资额已达约2200亿元,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为港资企业。他表示下半年计划引入100家高端企业,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到前海投资。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和现代产业研究中心张建森主任认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逐渐明朗,已经有一些比较具体的项目在前海落户。
在7月初国务院批准了前海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之后,前海管理局先后在香港和北京举行了推介会。在7月中旬举行的香港推介会上,包括东亚银行、惠理集团、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新世界、新鸿基金融等在内的37家企业与前海管理局签订意向与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2200亿元,而其中有18家是金融相关企业。
8月2日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于与深圳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贷款合同,向前海投资控股发放2亿元人民币规划合作贷款,用于支持前海开发项目建设,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得的首笔银行贷款。
8月14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授信额度协议。目前已为其审批通过10亿元授信额度,后续还将根据前海开发建设需求继续为前海提供传统项目贷款、跨境人民币贷款、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等融资支持。凭借在“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方面”、“国内客户与网络方面”、“境外国际业务方面”、“综合性优势”等四个方面的优势,给予前海基础建设、金融创新和产业发展最大的支持。
8月15日,前海管理局与中国平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意向性授予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授信额度200亿元,首批15.3亿元,将大力支持前海合作区开发建设。首批15.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授信额度,将支持“东滨路、航海路‘一纵一横’市政道路工程”、“滨海岸线修复一期工程”等工程建设。除此之外,平安集团还将“积极参与前海合作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研究、金融创新和城市建设”。
此外,前海管理局在此前还与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增加就业人口80万 “前海”政策蕴含较大机会
根据《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前海总用地面积14.92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约260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约80万人,居住人口规模约30万人。前海将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体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和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努力打造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近日表示,前海填海软基处理工作今年将基本完成,明年前海将进入全新的开发建设阶段,据测算,基础建设大约需要600亿元,整体完成大概需要1000亿元。为此,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与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授信额度框架合作协议,意向性授予该公司授信额度200亿元,首批授信额度为15.3亿元,将支持基础设施项目。
广东省金融办主任周高雄认为,未来广东还将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符合条件的在粤金融机构和企业赴港上市,发行人民币债券、信托投资基金,支持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跨境互设机构等。
国信证券分析称,对于前海政策受益板块,随着政策的明朗,小盘深圳地产股已近炒作尾声;深圳燃气继续看好;深圳本地涉及金融创新的金融企业如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将受益于相关政策。
建言:前海应设超级金融管理局 银行应有两本账
中银国际副执行总裁谢涌海于8月3日建议称,深圳前海金融试点如果像内地分业经营,将使创新受阻。因而制度创新是关键,应成立超级金融管理局,允许金融机构混业经营。
前海既然是一个试验区,就应该有一个超级金融管理局,下设银行、证券、保险等分业管理的业务处室,同时还要有专门的金融政策研究机构,对前海的金融实行混业管理,这样才能够鼓励前海的创新和发展。只有在这样一种有发展、有创新、又能得到合理监管的情况下,前海的试验才是有可能的,才有意义。
谢涌海还认为:“前海的银行应该有两本账,一本是境内账(CNY),一本是境外账(CNH)。”谢涌海进一步解释称,CNH只能在离岸市场拆借平仓,而如果中国央行希望鼓励资金走出去,则CNY账户上多余资金可以拆借到CNH。
有分析师指出,前海试验区未来改革的难点是如何构建有效监管框架,控制风险,将试验区的局部经验向整体金融改革推广,确保人民币资本项目改革平稳安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