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三农经济 >> 正文内容

石城白莲的突围之路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3日


石城县龙岗乡龙岗村农民利用晴天晾晒白莲。陈亮 摄
 

   石城县是中国白莲之乡,白莲种植有130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万亩,约占全省白莲种植面积的35%,年产通心白莲5500余吨,约占全省白莲总产量的40%,白莲种植覆盖全县10个乡镇、30%以上的耕地、95%的农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城白莲也走入了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石城县审时度势,着力推动白莲产业朝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让传统产业走上了新生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石城县,只见10万亩荷花婀娜多姿,芳香扑鼻令人陶醉。许多农民正忙碌地收莲须、晒莲叶、剥莲壳……透过一个个动感的画面、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记者感觉到:已有1300多年种植历史的石城白莲,已破茧成蝶,正从横向、纵向、深向无限延伸产业链条,寻求白莲突围之路。

    ■横向:附属产品增效益

    来到珠坑乡珠坑村村民罗桃炫家的院子里,只见地上晒满了荷叶,架子上的莲筛里晒满了金灿灿的莲须。“以前,我们只知道卖干莲,收入单一,效益偏低。”罗桃炫笑呵呵地说:“其实白莲一身是宝。莲叶清暑利湿,可用作药膳也可作食材;莲须清心益肾,涩精止血,是上好的中药材;还有莲心,口感虽苦却是清暑降火的良药。”说完,罗桃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种了3亩白莲,干莲可以卖到9000多元,莲叶可卖到1000元,莲须、莲心可卖到300多元。

    小松镇罗溪村村民温光斌今年种了7.5亩白莲。他告诉记者:“白莲真是好,除了可以卖干莲,还可以卖莲叶、莲须、莲心,冬天还可以挖莲藕,像我的几亩白莲地,除了卖干莲外,卖莲叶、莲须等附属产品最少可增收3500元。”

    白莲一身皆为宝,可许多百姓不知晓。为此,石城县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通过发放资料等方式,向农民宣传莲须、莲叶、莲心、莲藕的作用及经济价值,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白莲附属产品的价值。同时,县里组织农村经纪人成立了白莲收购协会,深入农村田间帮助农民收购、销售白莲附属产品,使农民不出家门便能坐享增收。据统计,该县农民每年光卖莲须、莲叶、莲心等就可增收4000多万元。

    ■纵向:产业联姻求共赢

    走进石城县小松镇许坊村,只见百亩荷花姹紫嫣红,花丛中一群群蜜蜂上下飞舞。养蜂主人许贤生告诉我们,依托村里400多亩茂盛的荷花,他养了60箱蜜蜂,通过在莲田里放养蜜蜂,不但白莲的结果率提高了25%,而且蜜蜂的产蜜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升,预计仅养蜂可带来4万多元收入。据统计,依托10万亩荷花,石城县现有养蜂数量达1万群,从业人员400余人,可年产蜂蜜580吨、莲花粉50吨以上。

    白莲不仅带动了养蜂业的发展,而且推动着该县旅游业的发展。记者走进石城县琴江镇大畲村,看见不少来到百亩荷花园赏莲、拍莲的游客,他们不仅可在荷花研究院里论莲、谈莲,还可品尝全荷宴。白莲,成了石城县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50万人次,同比增长35.6%,实现旅游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6.9%。

    作为中国白莲之乡,石城县依托10万亩白莲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行“莲+稻”“莲+泽泻”“莲+水芹”套种和“莲+烟”轮种技术,建立莲田养鱼示范基地,提高白莲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以莲为媒发展荷花观光休闲产业,把荷花观光旅游与农家乐体验、客家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相结合,打造荷花生态文化精品旅游。县里还大力引进长今、绿野、珍珍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白莲饮料、罐头食品加工,并推进莲心、莲叶、莲花等农副产品开发进程,延伸白莲产业链。

    ■深向:打响品牌拓新天

    种植技术的成熟,产业链条的延伸,为石城白莲打开了一条开阔之路。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该县逐渐意识到,石城白莲的品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仍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温祖明告诉记者,目前石城白莲产业发展面临五大困境:一是品牌影响力弱,品牌凝聚力小,对外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莲的推广与销售;二是缺乏白莲品种研发人才与研发技术,大部分靠引进外来品种推广种植,导致品种更新换代缓慢;三是白莲疾病防控技术不成熟,缺乏技术研发力量,尤其是白莲腐败病,缺乏理想的防治办法,极大地影响了白莲的增产;四是白莲从采摘、去皮、通心到烘干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基本停留在“口咬壳,手剥皮,签通心”的原始状态,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大规模推广种植;五是石城白莲仍处于初级加工、卖原料阶段,精深加工刚起步,开发的产品品种少、规模小、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弱,致使白莲产业链单一,经济效益难以有效提高。

    “石城白莲要寻求突围,首先要打造品牌效应,要以白莲生态观光为突破口,以旅游文化节为平台,加大‘石城白莲’通用标志的申请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积极擦亮‘石城白莲’品牌;走产学研联合之路,依托荷花研究院项目建设,筑巢引凤、借脑引智,加强与农业专科院校的技术联姻,研发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莲品种,并在腐败病防治、高产栽培、实用加工等方面加强攻关,提高白莲的技术含量。”石城县农业和粮食局局长温小碧说,“同时还要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加快白莲相关延伸产品的研发,加强对莲子、莲叶、莲须、莲心、莲藕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白莲的附加值,增加白莲的经济效益。”

    温小碧还告诉记者,目前石城白莲市场上存在非法加工、违法经营的现象,该县还成立了白莲综合执法办公室,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商贩进行合法加工、销售白莲。同时还出台了《石城白莲名称、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对出县白莲小包装产品,要求统一包装、统一质量,杜绝标志不规范、质量不合格产品上市。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邱有平 温城 特约记者赖於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