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工业 >> 正文内容

打造氟盐化工产业的“集聚效应”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2日


 技术人员在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六十万吨真空制盐化验室里工作。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赣州新型电子、氟盐化工、南康家具等产业基地建设。这对于拥有丰富岩盐和萤石矿资源的会昌县而言,是实现氟盐化工产业和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受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目前该县氟盐化工产业仍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水平,但“天生”的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使该县氟盐化工产业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今,该县已拥有全省首个省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紧抓机遇,该县正全力以赴建设国家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

    “天生”优势显示巨大潜力

    据了解,氟盐化工产业主要的原料为岩盐和萤石。会昌县九二盐矿是江西第二大盐矿,萤石资源储量巨大,丰富的资源为氟盐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由于受经济基础薄弱等的限制,该县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保护和利用。

    2011年,该县氟盐化工产业基地获批,成为我省首个省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基地规划面积1万亩,现有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3家,2011年,该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3.38亿元,上缴税收2110.6万元。目前,在年产60万吨真空制盐等加工项目的基础上,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亿元新上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将于近期竣工投产。此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亿元,实现税收9300万元。

    “就发展现状而言,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等,我县的氟盐化工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氟盐化工产业正逐步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链下游转型发展。”该县工信局局长罗水养说,目前,该县正借着《若干意见》出台的东风,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推动氟盐化工产业由初级发展水平向中级发展水平转型。

    平台建设带来无限商机

    “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思路,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保护利用,打造强大的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岩盐和萤石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利用5年至10年时间,打造国家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推动盐化工、氟化工向综合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据会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仲涛介绍,去年6月,该县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经省工信委批准成为我省首个省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目前,该县正积极做好征地拆迁等方面工作,全力以赴推进基地建设,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发展。

    江西石磊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县去年引进的大型精深加工企业,借助该县丰富的岩盐和萤石资源,该公司瞄准我国南方广阔的制冷剂消费市场,积极延伸产业链,开发生产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R410a环保制冷剂。

    “我国的制冷剂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厦门、深圳、广州等地,会昌到这些地方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县委、县政府对企业支持力度很大,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搭建发展平台,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物流、融资等问题。如今,《若干意见》又明确提出支持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这让我们这些企业对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江西石磊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许九九说,该公司坚持科技先行,参股北京氟化学材料研究院,掌握其核心技术,并对含氟材料在医药等方面的使用进行深度开发和研究。

    完善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

    氟盐化工产品可用于制造催化剂、制冷剂,可附加于钢材、轮胎生产中,也可用于医药、航天等高新技术行业。石磊公司生产R410a环保制冷剂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氢氟酸、甲烷氯化物、液态氯等,由R32、R125混配而成,这些原材料都是氟盐化工系列产品,可由公司自行加工生产,或在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就地取材”,节约大量时间和运输成本,形成一个完整的氟盐化工产业链。

    基地的建设带来了显著的“集聚效应”。如今,落户该基地的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离子膜烧碱,鹰鹏公司高纯氟化氢、氟化氢铵,石磊公司R410a新型环保制冷剂等项目正紧锣密鼓抓紧实施,从岩盐和萤石资源的采集、初加工到市场终端产品的产生,该县的氟盐化工产业链条逐渐得到完善和延伸,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推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许德友 李美霞 钟慧艺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