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央行频繁释放货币转调信号 未放松未来探路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2日

  在一个月内密集动用了两次存款准备金和一次加息工具之后,央行并未放松对未来货币政策的探路,对于其未来的调控方向也多次做出暗示。近段时间,央行官员就密集表态,货币政策将稳步回归常态。

  昨日,央行副行长杜金富在“第三届中法金融论坛”上表态,央行将进一步提高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等工具加强宏观调控,引导货币信贷稳步向常态回归。这并不是央行官员第一次提出“回归常态”的说法。在近日召开的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我国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收紧流动性力度,引导货币信贷稳步向常态回归。当然也不乏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在周二指出,对物价、流动性、经济增速等经济指标保持密切关注,会根据形势的不同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短短一个星期内,央行三位副行长在不同场合表达出了类似的观点。“央行官员多次强调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稳定市场情绪的意图明显,同时也预示着现在的货币政策逐渐偏紧。”分析人士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的表态更是一针见血,他昨日指出,明年的货币政策、总量政策肯定是趋于中性、稳健偏紧的政策。

  10月20日央行时隔34个月首次加息,并于11月两次“提存”,本周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又迎来仅几十亿元的地量发行。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逐渐转向,同时面对通胀压力的加剧,市场对于二次加息的预期越来越近。不过,对于央行近期“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说法,市场猜测“二次加息”的脚步可能再次走远。

  “现在引导货币信贷政策回归常态,实际上就是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并不能理解为年内不会二次加息,从1999年至2006年,我国都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实施时间最长的货币政策取向。在如此长的一个时期内,偏紧则松、偏松则紧,这是常态,不意味着加息的脚步停滞。现在实际上就是一种收紧的状态。”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与此同时,央行官员也于近日首次提出了“价格型工具”的说法。据了解,央行对利率的调整归属于货币政策中的价格型工具,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属于数量型工具。但是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对剧烈,不少人士担心再次加息会带来“热钱”的流入更盛。鲁政委解释道,其实加息所带来的利差对“热钱”流入的影响不大,今年4-6月,外汇一直呈现流出态势,而6月以后“急转向”,迅猛流入国内市场,这是由于6月份二次汇改实施所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引起的,央行也强调,“人民币升值”是“热钱”流入的主因。

  11月30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建议央行明确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削弱通胀预期,向社会各界发出清晰的政策信号。另据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本周末召开,未来货币政策也将定调。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