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郑钧天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5日
新华网上海8月15日电 14日,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在上海发布报告称,2012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虽然整体表现低迷,但海外并购交易几乎“毫发无伤”。普华永道预计,今年下半年在私募基金的推动下,中国的海外并购将逆势回升。
并购交易:境内外表现两重天
2012年上半年,中国的并购交易在数量上减少了33%,交易金额下降了10%。报告分析,这主要是由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造成,受此影响,欧洲的经济大国、美国、中国本身的并购交易市场均表现不佳。
中国境内的并购交易在数量上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战略性并购交易也受到了影响,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42%。交易额超过一千万美元的私募基金交易数量也下滑了39%。
然而,全球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并没有严重影响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基本与2011年处在同一水平,仅下降了6%,交易金额却为2011年上半年的三倍左右,总体来看,2012年全年的交易金额仍有望超过2011年。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购并合伙人刘晏来表示,中国企业正抓住海外市场的买入机遇,大力并购海外能源类和工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国在2012年上半年的海外并购交易中,资源和能源领域的交易居于首要位置,占总数量的44%;而2011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为36%。该领域在交易金额上也占了很高的比重。汤森路透和投资中国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披露的资源和能源领域交易金额占该时期海外并购交易金额总数的69%,在上半年披露的9宗交易金额大于1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交易中,其中7宗为资源和能源领域交易。
“这一趋势还很有可能会继续。交易的数量和规模都将增大。这种现象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驱动的,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企业已经累积了更多海外并购经验,增强了信心。”刘晏来补充说,“随着来自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及私募行业支持的增加,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买入机会还在不断增加。”
私募基金枕戈待旦
受预期价格下降影响,私募股权投资的交易流程放缓。报告显示,交易额超过一千万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今年上半年大幅下降了39%。尽管如此,私募基金的流动性和积极性依然很高。
刘晏来认为,目前披露的大型私募交易数量之所以急剧萎缩,可归因于时机选择。“许多买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迅速完成交易的压力减小了,因此很多交易的过程被拉长了。”
普华永道预计,由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行业累积了过多的拟投资金,加上中国民营企业对成长资本的高需求,2012年下半年私募股权基金的并购交易数量将有所恢复。另外,很多私募股权基金需要从基金早期所投资的企业中退出,但目前二级资本市场的不景气使其退出已成问题,所以更多的私募基金选择以并购的方式退出,例如,通过并购转让自己的股权等方式。这也将成为私募基金所投资企业的相关并购活动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行业的角度看,私募投资者倾向于投资于定位有利的行业,以便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十二五”计划中获益,因而在消费领域、医疗保健领域和技术领域的交易数量相对偏多。
刘晏来表示,目前,中国的私募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的监管部门不断向机构资金开放私募的投资渠道,经过累积,目前该行业可用于投资的资本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未来这些资本必将面临投向新项目的压力。
海外并购或将逆势上涨
从宏观来看,影响欧洲及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普华永道的分析师表示,目前很难对中国并购交易市场的前景作出准确的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与中国相关的并购交易将强势复苏。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部中国区主管黄耀和认为,由于对资源、技术存在持续的战略性需求,中国今年的海外并购很有可能创下纪录。“不同于2012年并购交易总体下滑的趋势,中国海外并购的需求很可能逆势上涨。目前的情况显示,尽管全球经济不稳定,但中国随时准备抓住高质量的海外并购机会。”
私募方面,尽管2012年上半年私募交易数量有所下滑,普华永道仍预计在诸多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中国的私募交易活动将在下半年有所回升。这些因素包括:时滞效应,即上半年被推迟的交易,下半年将浮出水面;中国民营企业对于资金需求不断上升以及私募股权基金待投资金规模位于历史高位;私募基金为了更好地撤出早期投资,会催生出更多二次出售及企业并购的交易活动;海外私募交易的增长。然而,从全年来看,私募交易的数量,相比2011年可能将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