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营经济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3日
本报讯 记者曾令俊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欧债危机导致企业生存艰难,东莞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也越发突出。与此同时,担保行业也因银行门槛提高、企业资质下降,正面临一个“市场寒冬”。在8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企业投融资(东莞)洽谈会暨2012银担企融资对接服务展”上,不少担保公司都向《民营经济报》记者感叹,“市场寒冬来了,日子难过。”
业务量下降10%以上
广东聚融融资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企业贷款担保、个人贷款担保、楼宇按揭担保、诉讼保全担保、工程保函担保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融资担保机构。其总经理刘先生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言,目前市场面临困难,银行的支持力度在收缩,“谁也不敢冒险担保。”“经济气候不行,导致企业对贷款的需求量大。”刘先生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低,所以担保公司非常谨慎。
不过刘先生也表达了乐观的态度,“虽然担保行业普遍陷入低迷期,但如果企业和担保公司能够相互配合好的话,贷款还是能够成功的。”
东莞市兴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客户经理周瑾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业务量下降10%以上。“现在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担保行业的业务也受到了影响,银行提高了贷款的门槛,导致企业的资质进一步下降。”周瑾表示,市场环境不好,导致恶性循环,“银行对担保公司的要求也很多,这与要求企业要有多少固定资产等差不多。”
“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导致生产艰难资质下降,这样就更加拿不到贷款了,担保业就变得没生意可做了。”周瑾说道,公司目前还是在以老客户为主,对新增的客户比较谨慎,“不敢随便就担保。”
担保业“入冬”
担保行业普遍陷入低迷期,这除了与企业资质下降有关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务系主任林江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初广东华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银行就提高了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条件。“本来担保公司有5倍的信用额度,现在变成3倍,乃至没有,这样下来进入"寒冬"状态是可以预期的。银行一关"水龙头",一收紧,担保行业就会死。”
林江表示,银行也没错,它是在商言商,华鼎那么出名的一间企业也可以垮塌,何况一些中小企业。
林江说,目前担保行业基础不好,所谓的担保最后可能变成高利贷,与担保没有关系,甚至拿担保的名义做其它业务。“银行和被担保的企业也会出现一种情况,企业如果经营困难没能力还钱,觉得有担保公司还钱。如果企业借银行的钱可以不还,只能担保公司还,因为企业付了担保费,担保公司有义务还钱。”
“而银行也觉得无所谓,本来要花很多的精力去兼管那些贷款的企业,没有信用就不应该给它担保,可现在一看有担保公司给它担保,出了问题,担保公司会代替还钱。”林江说,双方都把担保公司当成一个“出气筒”,两边夹击,担保公司不死才怪。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